日期查询:2025年07月09日

打造洁净标杆 赋能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走进山西建投太忻发展集团中北高新区上兰新材料园区项目现场,厂房2的核心洁净车间区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施工景象,该车间是代表全球洁净技术最高水平的ISO1级洁净车间,其洁净度远超普通手术室百倍。
  该项目是太原市全面落实省委 “两个转型”战略部署、聚焦“专精特新”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化项目——中北高新区上兰新材料园区(半导体硅材料制造)的核心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2万平方米,EPC合同金额8.01亿元。建成后,将形成月产60万片拉晶、20万片切磨抛硅片的能力,对突破半导体硅材料关键技术、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技术破冰 党员带头啃“硬骨头”
  
  面对ISO1级洁净厂房建设这项技术复杂、标准极高、组织协调难度大的艰巨任务,项目建设伊始,该集团就成立了项目党支部,将“党建引领、红色赋能”作为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主线,为攻克世界级洁净堡垒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洁净空间吊顶施工中,该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牵头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技术研讨。最终,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引入华夫板结构体系,通过高精度玻璃钢定型模板与密肋梁系的优化组合方式,攻克了传统吊顶在防尘密闭性和气流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该体系采用一次浇筑成型工艺,配合特殊表面处理的模板和改性混凝土,使吊顶表面致密光滑,彻底消除了积尘死角,实现了洁净环境对表面光洁度的严苛要求。
  应用密肋梁系设计和高性能混凝土,提升了整体结构刚度,有效控制了变形量,确保了吊顶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通过精确控制华夫板孔洞率,并运用气流模拟技术优化孔洞分布,确保了气流组织的均匀性,完全满足高标准洁净环境对气流控制的特殊要求,为同类洁净厂房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洁净室地面哪怕微小的不平整都可能藏匿尘埃或扰乱关键的单向气流。为此,该项目党支部实施“党员+质量”双管控模式,由党员带头组建专业施工团队,施行“六步调平、三步收光”标准化工法,对地面施工实施全过程精细管控。在关键施工环节,党员技术骨干全程驻守现场,从基层处理、标高控制到砂浆摊铺、精平校准,每个步骤都严格把关。
  特别是收光阶段,党员操作手驾驶专业设备进行粗收光后,再由党员技术员带领工人进行手工精收,确保地面平整度达到极高标准。通过建立党员带班巡查、每日质量会诊等工作机制,最终将2米靠尺平整度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优于国家标准。此外,同步开展“质量提升金点子”征集活动,党员带头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控的良好氛围,为打造世界级洁净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效协同 党旗飘扬在施工现场
  
  该项目建设涵盖土建、钢结构、机电安装、工艺管道、洁净系统等20余个专业,高峰期现场作业人员超过2300人,交叉施工复杂,组织协调难度大。
  该项目党支部创新建立“1+3+N”党建促生产模式:“1”即一个党员先锋指挥部;“3”是日计划党员督导、周统筹党员领办、月考核党员评优三项机制;“N”为根据施工区域划分N个党员责任区。在具体实施中,党支部选派党员技术骨干担任钢结构吊装、洁净系统安装等关键线路负责人,建立带班日志制度,每日记录并协调解决专业接口、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等问题。
  通过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安全微党课,组织交叉施工专题党课等活动,推动形成“党员带头攻坚、全员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确保多工种施工高效有序推进。
  通过党建引领,该项目部成功克服了多专业交叉施工的复杂挑战,施工效率提升30%,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当前,该项目已进入装饰装修与洁净系统安装调试的关键冲刺阶段。接下来,该项目党支部将持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建带工建”“党建强质量”等载体,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攻坚克难、铸造精品的强大动力,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