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21日

雁门雄关展新韵 文旅融合撬动“边塞经济”


  本报记者 田璐
  
  “一键扫描眼前景物,即刻解锁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还有行业专家讲解,这个‘智能导游’真方便,让我立刻就能探索到雁门关的古往今来。”近日,在忻州代县举办的“聆听代县故事,走进名城代县”媒体行活动中,媒体采访团成员走进雁门关景区,戴上景区提供的智能导览眼镜,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核与精髓。在科技的助力下,文旅融合发展潜力无限,也使得“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开启了“边塞经济”消费新篇。
  
  AI赋能传统文化
  
  在雁门关景区门口,记者注意到,一款名为“铱铷AI导游”的智能导览眼镜在该景区试运营。据了解,这款融合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自然语言交互与沉浸式导览技术的革命性产品,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边看边听、随问随答”的智慧旅游体验。
  记者戴上眼镜后,设备实时识别眼前景观——从烽火台到古关隘,从杨家将雕像到昭君出塞浮雕,系统自动触发语音讲解,讲述每一段历史背后金戈铁马的忠勇与传奇。轻声提问,眼镜即刻调动云端大模型,便会生成专业、生动、定制化的回答。
  雁门关景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款设备以智能科技为纽带,让每名游客可以触摸到雁门关的千年脉动,深入了解并传播代县的名城风采、名将传奇、名关底蕴及独具特色的名酒、名吃与名镇故事。期待它能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更多人透过科技感知山西大地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这片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土地,让历史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AI技术赋能下,雁门关承载的杨家将忠勇传奇、昭君出塞等历史记忆,关隘、边城、关塞间流淌的千年故事,正转化为强劲的消费动能。
  
  撬动文旅经济引擎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关键节点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门关依托“天下九塞之首”的历史地位与独特的军事防御遗存体系,构建起融合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的深度体验场景,成为撬动区域文旅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为吸引游客,雁门关景区创新推出了沉浸式文化消费项目,“集通关文牒”盖章打卡活动,吸引游客穿梭于关城、隘城、兵堡之间,带动特色文创纪念品销售;节假日,精心编排的古装将士巡游快闪、气势磅礴的杨家战鼓表演等演出,不仅活化历史场景,更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水平;毕业季,为2025届中高考考生送上福利,凭准考证就可免门票,活动截止到8月31日。这些举措将“半部华夏史”的沧桑沉淀,转化为可参与、可消费的文旅产品。
  
  客源辐射面持续扩大
  
  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客流涌入铺就坦途。雁门关踞晋北黄金旅游线中枢,半小时车程直达朔州滋润机场,通过大运高速等路网高效连接京津冀、太原都市圈及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客源市场。日益完善的内外部交通,使景区客源辐射范围持续扩大,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生态的繁荣注入活力。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腊梅带着孙子登临关城,她感慨地说:“书上读杨家将,不如实地走一趟。孩子捧着新买的杨家将冰箱贴爱不释手,文创既精美又实惠。”她坦言,景区服务配套完善、物价合理,让游客更愿意为文化体验买单,“这钱花得值”。
  如今,雁门关已超越单一的历史遗迹观光功能,正以文化为内核,以交通为纽带,以创新业态为驱动,在守护民族根脉的同时,为当地开辟出一条以文兴业、以旅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