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21日

三晋名家赵望进捐84幅丹青亮相省博


  本报记者 田璐
  
  7月 20日上午,“汾水之滨跬步行——赵望进捐赠书画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文化艺术界嘉宾云集。捐赠仪式上,85岁高龄的赵望进先生向山西博物院递交了捐赠作品清册,其精心创作的84幅书画作品正式入藏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晓毅代表山西博物院向其颁发了收藏证书。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赵望进先生八十余载艺术生涯的回顾,更是他心系桑梓、慷慨捐赠毕生力作的深情见证。
  赵望进先生1940年出生于临猗县,成长于汾河之滨,奔腾的汾水滋养了他的艺术生命。他精研篆、隶、楷、行、草诸体,尤以篆、隶见长。其书法植根传统,在宗法汉隶的基础上,融汇篆书与行草笔意,创立了厚重朴茂、自成一格的“赵家隶”。
  此次展览以赵望进先生 “积步成学,写心弘道,用世为归”的艺术理念为脉络,精心划分为3个单元。第一单元“积步成学”聚焦其书法研习的探索之路,展现其精于临摹、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第二单元“写心弘道”展示其自撰诗联作品,借笔墨抒发感悟、弘扬理念,彰显深厚的文学素养;第三单元“用世为归”则体现其“书以载道”的追求,呈现其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艺术实践。展览汇聚了赵望进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百余件(组),其中书法作品80余件,辅以绘画、篆刻、拓印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多幅气势恢宏的巨制,如隶书柳宗元《晋问》节选、隶书《晋祠铭并序》等,尺幅多在3米以上。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赵望进先生也深度参与了展览筹备,不仅亲笔题写了展览主标题及单元标题,其置于展厅入口处的巨型草书联《心向善·艺求精》更是先声夺人。他还特别为展览及山西博物院创作了隶书《题山西博物院》联与篆书《题山西博物院》联,以庄重典雅、古朴浑厚的笔墨,深情礼赞三晋文脉,与博物院承载文明薪火的使命高度契合。
  “汾水之滨跬步行”,这不仅是赵望进先生艺术人生的生动写照,更是一名赤子对故乡最深情的回馈。开幕式后,赵望进先生为观众进行了导赏研学,从创作者角度深入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蕴。
  山西博物院高度重视现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与保护。未来,山西博物院将对这些艺术瑰宝进行高标准保护、研究,并通过多元展览、学术研讨和文化传播,让它们走出库房、走向大众、融入生活,使中华文明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