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脚步丈量太行红色热土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太行星火”实践队在长治市武乡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红色文化调研实践活动。作为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他们以“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文化传播”为宗旨,积极探索革命老区红色教育的“青春表达”,用青春脚步丈量这片红色热土。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内,队员们站在朱德曾居住过的农家小院,抚摸着斑驳的土墙,仿佛能感受到那段烽火岁月的激昂心跳。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述,让队员们从一张木桌、一盏油灯中深刻领悟到“小米加步枪”背后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而在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纪念馆,队员们深入探究了如何将红色文艺巧妙融入中小学美育课程。实践队队长徐文熙表示:“即便历经岁月洗礼,革命年代的木刻版画、抗战戏剧,在今天依然能激发青少年的共鸣。”
队员们还前往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向革命先辈敬献鲜花。在陵园广场,全体成员面向团旗齐声奏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上了一堂庄严肃穆的团课。后期,队员们计划打造互动式网页展示平台,通过新颖的形式宣传武乡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弘扬八路军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为了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队员们依据调研成果提出“微党课+红色绘本”双线传播方案。一方面,聚焦太行精神,整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珍贵史料与党史故事,并结合视频进行生动讲解;另一方面,围绕八路军故事或儿童视角下的抗战记忆创作绘本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中小学生普及红色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共青团武乡县委书记宋晨瑜称赞道:“年轻人的视角让红色文化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
据悉,实践队后续将与武乡县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调研成果落地生根。同时,计划明年与武乡县中小学建立联系,开展支教活动,将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革命老区,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星星之火,以青春之名渐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