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西省金融运行稳健向好
本报记者 高静
7月31日上午,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召开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半年山西省金融工作情况,并就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落实、宏观审慎管理、提振消费、企业贷款增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金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社会融资规模、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均实现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对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截至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存量规模达6.9万亿元,同比增长8.7%,较年初增加3487.9亿元,同比多增87.1亿元。
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万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608.9亿元。存款余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6.4%;较年初增加2819.7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9%。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稳定增长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指导金融机构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强化政银企对接,深挖有效融资需求。
在优化利率政策传导方面,加强日常监测和调研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健全利率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定价能力。2025年1—6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4%、4.44%,同比分别下降0.52个和0.49个百分点。
同时,加强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牵引带动作用。2025年6月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531.6亿元,上半年累计发放362.8亿元。
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积极成效
上半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加快制定出台政策文件,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政策传导,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积极成效。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内企业(项目)签订贷款合同248.4亿元,发放贷款81.9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5497.6亿元,比年初增加467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9.3%、21.6%。
养老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均完成贷款投放,实现政策支持领域的“全覆盖”。
数字金融方面,深化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半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围绕“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导向,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6106.4亿元,同比增长2.9%。稳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下降,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融资成本。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统一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15%,引导全省金融机构稳妥有序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取消首套房、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引导全省金融机构根据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
发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全省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落地见效,推动金融支持城市更新工作提质增效,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房地产贷款贷后管理,优化资产质量。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聚焦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政策安排,强化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供给。
一方面,加强政策指导和协调推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赋能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作用,设立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专用额度10亿元。此外,还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推动创新特色产品。截至6月末,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901.2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外汇政策和服务供给加大
上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加大外汇政策和服务供给,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全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扩围方面,支持银行为优质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减单证、简流程”。截至6月末,全省已有12家银行、104家企业参与试点,中小企业占八成。
在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方面,加强汇银企三方联动,便利涉外企业高效使用资本项目外汇收入。1—6月,全省银行运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办理业务74笔、5.3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2.1倍。
此外,持续优化企业汇率避险服务能力,指导银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截至6月末,全省外汇套保率18.3%,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同时,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推广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