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05日
人民银行朔州市分行

坚持“开门教育”办好暖心实事


  本报记者 庞勇 通讯员 王攀峰 刘渊婧
  
  8月3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朔州市分行获悉,该行坚持“开门教育”,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敞开内部“纳谏门”问计问需促提升
  
  广开言路集民意。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以科室为单位征求干部、群众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和建议,为整改落实找准了靶向。
  深入座谈听心声。组织召开“我与行长面对面”青年座谈会,与青年干部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关于职业发展、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建立青年需求清单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青年关切得到及时回应。
  立行立改见成效。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逐条研究,能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需要长期推进的纳入整改台账,通过内网专栏定期公示整改进展情况,确保整改过程可追溯、整改成效可检验、整改结果可评判。
  
  推开群众“连心门”深入一线察民情
  
  沉到一线找症结。针对县域实体经济融资困境,创新建立县域金融管理与服务协调机制,与县政府联合召开县域金融协调机制对接会,解决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信用信息缺失等堵点问题,切实打通金融服务 “最后一公里”。
  深耕产业解难题。组建5个专项调研组,实地走访重点产业企业,现场提供政策解读和融资方案建议,切实提升银企对接效率,将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
  跟踪问效促落实。对调研发现的企业融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通过“一周一跟进、一月一评估”的工作机制,推动融资门槛高、信贷审批慢等7类问题有序化解,确保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叩开基层“问效门”担当作为求实效
  
  精准施策助产业。设立“晋科贷”“助陶贷”“朔旅贷”专用额度再贷款3亿元,通过“一产业一信贷产品”的模式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切实增加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提振市场信心。
  严督实查优服务。依托人民币管理人才库,组织青年干部持续开展“优化现金支付 央行青年先行”活动,重点解决残币回流、零钞兑换难等问题,有效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
  暖心宣教护银龄。走进山阴县养老院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快板表演、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向80余名老人讲解防诈骗、反假币知识,建立常态化咨询机制,为银发群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