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14日

走进社区 打造“知识+实践”成长课堂


  本报记者 张丽
  
  近日,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桃园二巷社区,开展了为期11天的系列志愿授课活动,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文化浸润、科技启蒙、安全守护、心理疏导等多元形式,为社区的30余名儿童打造了一场“知识+实践”的成长课堂,用青春力量书写校社共育的生动篇章。
  
  知识课堂 传承三晋文化
  
  在晋剧脸谱绘制课上,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尝试绘制脸谱,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家乡文化的温度;礼仪课上,队员们用故事串联起礼仪与地域文明,让孩子们在“听故事、学表达”中理解“礼”的内涵;民俗体验课上,孩子们在动手剪窗花、分享逛庙会经历中了解家乡习俗;通过拼装应县木塔、悬空寺模型,让古建筑之美在指尖流转。
  编程启蒙课上,Scratch软件成了“魔法工具”,孩子们从绘制简单图形到制作动画,在“代码变动画”的乐趣中,触摸编程逻辑。
  环保与科技的结合更显创意,孩子们在垃圾分类知识抢答中贯彻环保理念,通过组装太阳能风扇、负重小车,直观感受“清洁能源让生活更美好”。
  从晋剧脸谱到非遗剪纸,从航天奥秘到绿色科技,队员们以“讲解+体验”模式,让三晋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用趣味实践为孩子们打开科学之门。
  
  安全守护 助力健康成长
  
  在“家庭安全大侦探”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安全小侦探”,在模拟家庭场景中排查出9处安全隐患。队员们通过动画短片、实物演示,详解用电、燃气安全规范,让“防触电、防泄漏”知识入脑入心。一名家长感慨:“孩子一回家就检查燃气阀门,还给我们讲环保知识,这样的教育太有意义了!”
  应急救护课堂上,三角巾悬臂带固定、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教学,让孩子们在“学包扎、练急救”中掌握生存技能。
  针对儿童心理成长需求开展的心理团辅活动以“信任、协作”为关键词。“信任背摔”中,伙伴的稳稳托举消除了隔阂;“夸夸派对”“烦恼漂流瓶”环节,孩子们在赞美与倾诉中学会欣赏他人、释放情绪,笑声与暖意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
  此外,在桃园二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校社合作迈入常态化,也为当天的红色教育活动增添了特殊意义。
  11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清晰可见。实践队以“校社共育”为纽带,将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素质教育、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既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关爱,也在服务中完成了从“理论学习者”到“文化传播者”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