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26日

快来这里!手把手教你玩转非遗


  本报记者 高静 实习生 白楚涵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太原小井峪文化产业园展区内,悠扬的民乐声、精美的非遗展品、民众的惊叹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文化韵味的盛景。
  在糖人制作区域,一名非遗传承人正“手把手”带着小朋友制作糖人,只见他手法娴熟,将熬好的糖稀在石板上快速勾勒。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糖人就呈现在眼前,小朋友满是新奇与兴奋,小手紧跟传承人的动作,努力尝试。不远处的古琴体验区传来悠扬的琴音,几张古朴典雅的古琴整齐摆放着,有路过的古琴爱好者坐下,轻轻拨动琴弦,琴声悠扬。
  太原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小井峪文化产业园东方美学研习基地负责人段惠飞介绍道:“此次参展文博会,非遗项目丰富多样。民乐类有古琴、古筝及琵琶;美食类有糖人、糖画;传统工艺类有琉璃、大漆;民俗类有木板年画。此外,还有扎染、布艺、编织等品类,预计超40种。这些项目涵盖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设置非遗工美体验区,重点并非产品售卖,而是希望民众能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传播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像木板年画,如今过年贴年画的人很少,会刻木板的人也不多,这就需要通过技艺传承创新。部分非遗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工艺创新,如彩泥源于传统泥塑,用现代材料替换后更细腻、保存时间更长。”段惠飞表示,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当下孩子们学习压力大,动手能力渐弱,希望增强民众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同时,加深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自信愈发重要的当下,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艺也需年轻人传承。此外,还要让民众了解传统手工艺是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手工制品有温度、有情感,与机器制品截然不同。
  据介绍,小井峪文化产业园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西街与西中环路口小井峪村内。该园区是太原市文化产业协会与小井峪文化产业园联合打造的东方美学研习基地,面积8000平方米。打造研习基地旨在传播山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让年轻人近距离接触山西非遗,从兴趣出发,树立目标,进而深入学习。“基地内有一名95后大漆工艺美术大师,现在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我们将他也请来现场,就是想告诉大家,成为大师无需白发苍苍、耗尽一生,有天赋、肯钻研就能有所成就。”段惠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