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逐梦 在LED领域绽放绚丽青春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生产线停顿不可怕,思维停顿才致命。”山西高科华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三车间主任屈鹏程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从会计专业跨界投身LED行业,他从基层库管员逐步成长为生产车间主任,用8年时间完成了职场的华丽蜕变,在技术革新与生产优化之路上不断突破,成为企业当之无愧的骨干力量。
从零起步 夯实技术基础
2014年,屈鹏程毕业于山西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2017年7月,他正式加入高科集团,开启在LED行业的跨界成长之旅,先后在集团旗下高科华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益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高科华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家子公司历练。
初入公司,屈鹏程担任库管员,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致的细心与耐心。账务核对是他的核心任务之一,每天需逐笔比对系统数据与仓库实物,确保每一个数字、每一项规格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此外,领料和发货的流程也由他经手,无论是车间人员来领生产原料,还是给客户发出成品,他都会捧着单据反复核对。
“要想在LED行业立足,就必须主动学习新知识。”2018年5月,屈鹏程转型为工艺技术员,一干就是3年。3年间,他专注于工艺流程优化与标准制定,着力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深入分析生产异常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力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减少废品产生。同时,积极参与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工艺验证,推动技术升级与产能爬坡,负责操作员技能培训与作业指导书更新,确保工艺标准落到实处。
刚进入LED行业时,屈鹏程坦言自己是“纯小白”。但他坚信“勤能补拙”,遇到技术难题,总是虚心向老员工请教;主动关注终端客户需求,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沉下心钻研工艺流程,吃透每一个技术细节。
进阶突破 实现角色升级
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屈鹏程的职场轨迹持续向上。2021年4月晋升为工艺组长;2021年底担任生产车间副主任;2023年1月升任工艺部长;2025年1月成为生产三车间主任。
从技术岗到管理岗,屈鹏程感触颇深:“技术岗聚焦问题本身,管理岗则需要平衡人、机、料、法、环,决策维度更为多元;技术岗追求最优解,管理岗却要兼顾效率、成本和团队接受度,跨部门协同压力也随之增大。”
担任工艺部长期间,屈鹏程围绕产品和生产开展多项优化,通过研究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和板材涨缩原理实现灯珠、印制电路板、钢网三者的最佳匹配,显著改善产品发光一致性;调整车间线体配置,通过提升设备一次通过率,在保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为公司节约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屈鹏程深知“降本增效”不是空口号,而是一个个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案。他主导的多项生产改善项目,为公司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针对主流型号产品,屈鹏程根据灯珠性能规范老化时长标准;在表面贴装技术产线革新中,将两条线体改为并联作业,共用双轨回流焊;优化人员配置,节省人工成本;推行条码与单号二合一标签,避免混装问题,提升组装效率。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实地调研和反复试验。
统筹管理 谋划长远发展
今年年初,公司开始推行车间独立核算机制,屈鹏程接任生产三车间主任一职。伴随职责范围的全面拓展,他开始统筹车间全链条事务,将“高标准、严要求、零差错”的工作准则落到实处,时刻提醒自己把好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优化、团队建设等每个环节。
生产三车间下设技术岗、质量岗与操作岗,采用“一正两副”的管理架构协同推进整体生产运营。屈鹏程以身作则、按章办事,深度贴合公司战略发展节奏,系统研习并精准把握各项制度规范,在实务推进中严守规则底线。
在管理实践中,屈鹏程主导车间标准化沟通体系。每日召开车间晨会,明确当日的核心任务与执行节点;每周组织复盘会,集中攻坚生产全流程中的瓶颈问题;每月开展经营指标复盘分析,精准制定改进策略,形成管理闭环。
谈及车间未来发展,屈鹏程规划明确:短期目标为打造行业标杆级智能车间;中期致力于晋升制造体系总监,牵头推动工厂级数字化转型;长期则聚焦构建制造业技术管理方法论体系。“公司的平台成就了我,我希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