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嘉年华引领绿色生活
本报记者 郭丽菲 王新嫄
9月21日,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指导,山西禾伴公益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承办,太原市新建南路第一社区协办的 “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文明进社区”系列公益活动之“无车日,听见社区的心跳”嘉年华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以“无车日”为契机,通过营造无车的社区公共空间,引导居民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区的关系,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绿色生活之美,共同探索宜居、低碳、和谐的社区发展新路径。
环保体验 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在“自行车义诊”摊位,志愿者免费为居民检修车辆。“这辆车闲置好久了,修好明天就能骑着去买菜!”刚取回车的李大爷高兴地说。旧物改造区同样人气十足,居民将旧衣物巧妙改造成实用环保袋;非遗彝族漆画制作区则吸引多人体验传统工艺与环保材料的融合。冰箱贴与公交卡套手工坊成了亲子家庭的热门选择,孩子们以环保材料创作出充满绿色出行元素的作品,切身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社区志愿者尚文清一边指导手工制作,一边分享:“环保不是空话,就是把日子过好,不浪费、用心活。”
科普互动 筑牢家庭安全防线
“家庭节能大转盘”前聚满了居民,大家踊跃回答“空调开多少度最省电”等生活科普题,在游戏中巩固节能知识。水电燃气安全课堂通过实景展板和专业讲解,系统介绍燃气泄漏、触电急救和水管破裂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提升居民应急能力。
艺术共创 绘就无车社区新愿景
“假如没有车”互动艺术区掀起创意热潮。孩子们用环保彩笔在长卷上描绘理想街区,家长添上绿树、休闲广场,共同勾勒宁静美好的无车社区图景;低碳出行主题的飞行棋游戏,则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艺术,让绿色出行理念悄然浸润人心。
本次活动不仅是理念传播,更是社区环保行动的新起点。现场发起的“绿色行动者”招募计划吸引众多居民加入,助力环保实践从“一次活动”走向“可持续社群”,让绿色生活真正在社区扎根。这不仅是一场嘉年华,更是一次社区公共生活的创新实验。当车辆暂停,社区回归成为人与人相遇、交流、共享的温暖场所,这正是“无车日”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