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1月04日

省博晒可移动文物“家底”

“厚重山西”近700件文物展出
  本报记者 卢亚
    以“厚重山西”为主题的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2016年12月30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近700件。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张复明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省普查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文物局局长王建武及全省各市县文博单位及相关文物收藏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百余人也参加了开幕式。省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赵曙光主持开幕仪式,省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为展览致辞。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李勇、临猗县博物馆馆长张晓剑在开幕式上作了代表发言。
  文物特色
   赵曙光介绍,晋式青铜器和玉器、大量抗战时期的文献、山西明清时代的晋商地契,以及交易契约等方面的文物,是山西文物的特色。赵曙光表示,下一步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对文物价值进行深度分析,分门别类对文物进行展陈和文创活动,文物信息数据将适时向公众开放。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李勇说:“普查清理了一批由于历史原因而未入账的旧藏文物,掌握了院藏文物、古籍的数量、质量、保存状况、保护价值等基本信息。”
   2012年国庆,国务院发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西文物,量大类全,精品纷呈,山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简称“一普”)历程艰辛。五年来,全省动员了2400余名普查工作者,11市119县(区、市)投入省级经费2700万元、市级经费1508.53万元、县级经费共1551.59万元,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规范对全省可移动文物进行资产大清查。
  近32万件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涵盖了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的11个行业,共403家收藏单位,其中文物系统内174家,新增的非文物系统国有收藏单位229家。据“一普”统计数据,现存于我省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可移动文物分35个类别,数量达633753件套,合计3199983件。山西“一普”登录可移动文物收录图片253万余张,硬盘容量15300GB。山西“一普”工作的经验和模式成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典范,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博物院承办,太原市文物局、大同市文物局、朔州市文物局、忻州市文物局、吕梁市文物旅游局、晋中市文化局、阳泉市文物局、长治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晋城市外事侨务和旅游文物局、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运城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