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08日

带父母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里,他们笨拙却又认认真真地学习如何不被时代抛弃,小心翼翼地不被讨厌,战战兢兢地离孩子近些,再近些。
   我们不耐烦地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却不能阻止耸人听闻的谣言、劣质鸡汤和虚假广告成为他们的贴心知己。社会学家说,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动怒责备,也不仅是反复叮嘱,而是耐心地用文化反哺日渐边缘的父母,带他们迎头赶上这个时代。
   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变迁极慢,知识更新更缓,长辈的经验无论于社会还是家庭,皆为财富,他们天然是社会和家庭的权威。进入现代社会,社会变迁急剧加快,经验再也不足以指导未来,以前的权威,就开始慢慢沦落为边缘人,被进入城市的晚辈越甩越远。
   更不用说今日的互联网时代,知识迭代更新速度不但以分钟计,而且几乎是无国界的全球共享。在这个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时代,很多父母们最需要的,恐怕不是物质,而是多元化的新知识储备。
   年轻时的信息匮乏和笃信权威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烙印。年近黄昏时,他们还要克服这种烙印,努力学着用微信、逛淘宝,甚至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他们认真又笨拙地学习如何不被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抛弃,小心翼翼地不被讨厌着,战战兢兢地离子女近些。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已经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能在各种自媒体对上一辈尽情吐槽或者控诉,却少有人提醒我们: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父辈,活得也不容易。
   当“个性与独立”被过度张扬,当“父母皆祸害”成为流行语,无数年轻人选择的应对方式是——逃离。文青们口中叫嚣的“逃离故乡”,说白了就是逃离父辈的生活。这个选择没错,但是不要因为有了远方,就忘记了来时的方向。
   年轻人爱拿“都什么时代了”说事儿,潜台词是在质问父母“你为什么不能像我这样做?”但实际上,这样的质问,与父母对子女看似“不通情理”的诉求并无差异。
   如果你不是那个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那就带着他们一起赶上这个时代吧。
  陆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