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08日

200名技校生组建中华文化宣讲团

  本报记者 赵伟
   在太原有一所技工学校,很有“特点”:校园道路用“鲁班”“蔡伦”等古代名匠或延安、长征等红色革命词汇命名,楼宇建筑以“论语堂”“尚书楼”“行知楼”“和谐楼”为名,学生早读经典、午唱红歌、晚评操行已成习惯。3月6日,该校200余名学生组建成立我省技校首支中华文化宣讲团,开班首课由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团长、山西青少年报刊社副社长郑宝兰宣讲。
   “这是首批由技校学生成立的宣讲团,虽是星星之火,却可以燎原。”郑宝兰说。而该校校长李德彪也对宣讲团给予厚望,表示要把宣讲团扩大到各系班主任、代课老师,组成师生宣讲团,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角落、社会大众,带到企业家庭。“让学生从日常习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理解文化、熏陶自我。”这就是李德彪的初衷。
   在各大高校都有过演讲的郑宝兰直言:“在与学校几年的接触过程中,该校在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已然走在全省技校甚至高校的前面。”这从她当天讲课与学生的互动中便有所体现——无论她讲到 《弟子规》的哪一部分,学生们都能脱口而出、对答如流;讲解到“首孝悌”时,郑老师深入浅出,结合实例,不少学生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文化系2年级的段迎春对此深有感触,她曾经顶撞父母、青春叛逆,高中一度辍学两年,真正改变她的是来到技校的日子。“每天早读中华经典,中午唱红色革命曲,听学校织的讲座、参加社团活动,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亲人。”
   李德彪说,目前学校已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体,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为两翼的特色校园文化,从地面到建筑物再到空中,全方位构建起“处处皆文化、物物皆教育”的立体式校园文化,并被中国职协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