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30日
我省解读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意见

用啥人、啥时候用 单位自己定

  本报记者 赵伟
   用人主体“用什么人、什么时候用人”自己说了不算、公务员从招录到上岗跨越时间太长、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太重、机关干部想离岗创业保险怎么解决……一直以来,这些人才机制体制中的问题,都阻碍着我省人才活力和贡献发展。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本月初,我省正式印发了首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这一文件有何特点和全国首创?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白秀平,省委人才办主任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就该《实施意见》进一步解读。
  人员计划权限下放
      长期以来,我省僵化的计划管理体制束缚了人才的活力,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被政府侵占,人才的自主权被用人单位侵占,这种自主权的错位,严重压制了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
   省委人才办主任张其光表示,该文件的出台,对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我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将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意见》共7大部分31条政策举措,涵盖了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工作机制。
   白秀平介绍,《实施意见》第一亮点就是全面落实用人主体“用什么人、什么时候用人”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
   该意见提出改革计划体制的管理模式。取消 “控编进人卡”和“进人计划卡”,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按照“政策性安置优先、招录招聘为主、市场调剂补充”的原则执行,当年新进人员不超过上年度自然减员人数,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其中,政策性安置在15%左右,公开招录80%以上,市场调剂量控制在当年新增人数的5%以内。与此同时,将人员计划分解权限下放到各市和省直主管部门。
   “今年全省人员计划下达单位从往年的1412个减少到112个(11个市和101个省直主管部门),减幅达91.4%。”白秀平表示,我省将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对超编、超岗、计划外违规进人一律不予办理工资核定手续,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具体性前置审批为总量性后置监管,白秀平说,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计划对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干涉,回归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此外,省委组织部正在加快下放机关事业单位处级干部任免、调动权限,实现由用人单位自主选人、用人。
  事业单位增人自主招聘
      在公务员招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优化招考流程,简化考录环节,明确笔试、面试、考察、录用等各环节时限,大幅压缩公务员考录周期,从发布公告到正式上岗控制在180天以内,比原来缩短了一个半月,为用人单位和考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同时事业单位编制计划内增人可自主组织公开招聘,自行决定招聘方式、岗位条件、招聘批次、规模时间,省人社厅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对于引进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的,可直接考核聘用和进行专项招聘。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条件,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以及急需紧缺人才,可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实行岗位聘任制和任期制
      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方面,白秀平表示,针对传统的人才评价制度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实施意见》彻底取消了附着在职称评审上的一切非专业条件,进一步下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高级职称评审权,真正回归“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的正确导向上来。
   实行职称评聘“4个取消”,即各系列、各级别职称评价取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初、中级职称评价取消外语考试要求,高级职称评价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人员取消外语考试要求,其他人员凡不以外语作为工作必备条件的,原则上也要取消外语考试要求。应用型人才职称评价取消论文限制性要求,代之以体现专业技术业绩水平的产品研制、技术推广、专利、病历、教案等成果作为评审依据。
   在此基础上,实行职称评聘分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不受用人主体岗位设置的限制,在职能部门严把标准条件、严格全程监管的前提下,实行“个人自主自愿申报、社会公开公正评价”。同时,在岗位聘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和聘用任期制,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职称岗位动态调整,大大增强了人才队伍活力。
   对于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任职年限、岗位设置等条件限制,破格晋升和聘用专业技术职务。高技能人才可直接参加对应层次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此项改革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广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确立了职称评价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定位,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改革力度之大全国领先。“白秀平说。
  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
      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所有制、人事关系等制约,消除人才流动障碍,构建人才自主选择、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的新体制,《实施意见》构建了全新的人才流动机制。
   其中提出,改革现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人才流动的行政管理制度,大幅精简人才流动限制环节,实行“顺向流动市场配置办理,横向流动单位协商办理,逆向流动科学调控”。
   白秀平进一步诠释,将多举措打通政企人才流动通道。如吸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鼓励支持党政机关干部离岗创业;敞开事企人才双向流动通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多点教学等工作,支持科研人员携带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离岗创业;高等院校可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入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实施意见》还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放宽艰苦边远地区招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开考比例等限制条件,提高从政府购买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中定向招录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同时,鼓励支持党政机关干部离岗创业。“这项改革也属我省首创,意在盘活党政机关人才资源,破解公务员职业发展瓶颈,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向市场流动,支持他们创办、领办和组织牵头发展实体经济。”白秀平介绍。
  高层次人才自主选择居住地
      为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千方百计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对标发达地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次才政策,《实施意见》创新人才引进保障机制。
   白秀平介绍,实行“绿卡”制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晋工作,可在全省范围内自主选择居住地,由用人单位负责落实周转房。随迁子女可在省内自愿选择中小学校就读,随迁配偶暂时未落实工作的,先由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其发放生活补贴,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开辟全程各环节的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他们的子女就读、配偶就业、住房保障等后顾之忧,使他们在晋安心工作、愉快生活,集聚形成山西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 ‘洼地效应’,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来晋建功立业。”白秀平说。
  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改革薪酬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倾斜力度,在实行财政工资总量包干改革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可在全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5倍的范围内自主确定工资总额。
   在此基础上,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试点单位对“高精尖缺”人才,可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实行协议工资制或年薪制;对因重大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等临时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在项目周期内实行项目工资制。
   省政府设立“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和“山西省人才工作贡献奖”,定期对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及在人才培养、引进、开发、使用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利益导向和荣誉给予,使优秀人才“名利双收”。
  打破科研经费“吃大锅饭”
      针对我省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结合不紧密、专业学科设置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实施意见》提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第三方评估,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和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直至取消招生计划,优化人才培养和供给结构,从源头上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此外,创新人才多元投入方式。《实施意见》创造性地提出,选择若干试点单位,试行科研项目牵头人 (单位)先行自主融资、政府全额担保贴息、科研成果收益偿还与政府宽容失败、共担风险政策相结合的新机制。
   白秀平介绍,将打破科研经费“吃大锅饭”的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着力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这项改革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创性、探索性和针对性,对解决人才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白秀平说。
  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
      开发区改革在我省转型综改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转型综改示范区在人才流动、成果转化、创业扶持、收益分配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全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白秀平表示,此项改革是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用先行先试擦亮转型综改试验这个金字招牌”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打造山西“人才特区”、搭建平台、筑巢引凤的生动实践,是推动转型综改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将创新开发区人事薪酬制度,实施职员制改革,淡化行政色彩,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引领各类开发区大胆创新、率先突破,构建更灵活、更开放的引才用才机制,推动全省开发区二次创新创业,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