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4月20日

种菇挣得百万身家他把秘笈倾囊相授

  本报记者 高静
    平菇、黄金菇、猴头菇……弯腰穿过土墙堆砌的通道走进大棚,一排排白色菌包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只是黄超的17个“蘑菇棚”之一。
   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种植蘑菇10年,每天与蘑菇打交道,黄超先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研究所和县域内食用菌专卖店,这位85后在获得百万身家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如今,黄超被学校返聘成为创业学院的一名导师,为愿意创业的学生们提供创业经验和技术支持。
  “这辈子就种蘑菇了”
      黄超的老家在湖北农村,虽说是2008年毕业,但早在大三时候,他就用打工挣来的钱开始在学校附近租大棚种植平菇。他认准了平菇的市场潜力,估计太谷县的食用菌市场容量为3000万左右。
   于是,他坚定地扎根农村,到现在已经10年了。
   刚上大二那年,黄超选修了自己喜欢的食用菌专业,曾和同学在学校附近的深奋村承包工程,做沼气池,为食用菌种植项目积累资金。在这期间,他们吃百家饭,帮村民忙,也扎深了自己的“群众基础”。
   “学农业,就应该常去村里,和老百姓互动。”黄超回想起刚刚创业的情景,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村民就把自家不用的果窖、锅炉、养猪场的空院子给他们用,这对于当时的他们着实是雪中送炭。
   “在刚刚种植平菇前期,赔了三年,赔到团队的人不在了,赔到身上的钱没了。那个时候,口袋里常常就没有钱。”但黄超坚信,别人种菇能挣钱,自己却不挣钱,肯定是自己出了问题。“既然我种菇会赔,那别人也会赔,说明这件事门槛高,我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就能迈入门槛。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赔在什么地方。”
   最后,黄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实践与理论脱节。“搞错了就找书本,再不行就问老师,仅仅这样是不行的。”
   “既然选择了农大,就确定了自己将来的方向,农业嘛,去农村发展会大有天地,所以要扎根农村,而不是去北上广。我对种植蘑菇一直很坚定,从大二开始就如此,27岁时就有了百万身家。以后,我就种蘑菇了,不会变。”如今的黄超拥有17个大棚,也有了房,有了车,因“菇”结缘认识了现在的爱人,还给老家的父母盖了新房。“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毕业以后每年回家,也有能力让父母过得好,给父母长脸吧。”
  设计山西人自己的大棚
      今年,黄超新种植了黄金菇和猴头菇,也是省内唯一一家种植黄金菇的大棚。
   “蘑菇原来是这么长的。”“这就是猴头菇?”……下午时分,来自旅行团的游客进入采摘大棚,面对游客的好奇,黄超在一边耐心地介绍。黄超说,像这样的旅行团是这里的常客,另外,还有不少饭店专门来此采购好的蘑菇。
   “那边是我们设计的双层拱棚,是山西人自己的棚。”黄超指着不远处一整排大棚介绍说,我省使用的大棚大多产自山东,造价较高。黄超在种植过程中发现,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条件独特,十分适宜食用菌栽培,但与此同时,食用菌生产量却相对落后。几年下来,黄超研制出了适合山西本土的大棚,由两层拱架组成,外拱棚遮阳,内拱棚保温保湿,整个大棚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之内,适用于清明节前后至10月份,特别在炎热的夏季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老百姓‘用得着’、‘用得起’、‘用得住’。”黄超的双层拱棚申请了专利,并先后在右玉、和顺、左权、宁武、离石等地搭建了2000多座。“玉米作为菌包的主要原料,山西有独特优势,而双层拱棚造价低、抗风、抗冰雹,解决夏季出菇少、出菇难、出菇品相差等问题,让山西人在夏天也种出好菇,占领市场优势。”
   在黄超的带领下,《山西青年报》记者参观了16个新搭建的拱棚,这里占地约10亩,工人正在制作菌包。现在,黄超正在研制新的拱棚,适合一年四季种植蘑菇,且造价低。
  要为种菇人提供技术
      “近年来,国家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山西省有58个贫困县,在整个食用菌种植方面有扶贫款。”相比获得扶贫款的种植户来说,黄超的团队在种植成本上就相对较高,略显劣势。瓶颈之下,黄超和团队以技术为抓手,派出团队5个人,专门为全省24个县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菌种和菌资,并在2017年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进行菌种研究、品种引进和创新等。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蘑菇的销售问题,黄超成立了一家县域内食用菌专卖店,下一步,他还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并以技术服务为主,扩大菌种的研发和引入。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拱棚外这8个大字,似乎涵盖了黄超10年来创业的艰辛与坚定。“我一直相信,要在发达的地方学技术,在落后的地方搞生产。以前,山西有80%左右的食用菌靠外调,而在本地种植蘑菇的人当中,有80%是外地人,但同时本地市场又有很大需求,所以我会坚持种菇。”
   说到为什么留在山西,黄超说,山西农大作为母校,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在创业的路上,送你们一程。”黄超感恩母校,同时,他所在的基地每年为农大学子实习、创业提供条件,他亲自带领过的学生超过20名,他也被学校返聘成为创业学院的一名导师。
   “先拾旧才能创新。”黄超坚信,相比书本,实践才能产生创新。“一种技术放在书上,已经是经过验证的、成熟的,也要不停地研发新的东西。”
   “太谷种蘑菇的人,有很多来我这里学习过。我喜欢种蘑菇,市场就交给别人来做,我会一直种蘑菇。”黄超坚定地说。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