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06日

历 史

  选择题:要学会“五看”
   一看题型。历史选择题主要有“现象-本质型”和“原因-结果型”两种类型。范启琳用“现象-本质型”举例。她说,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大都使用“这反映了”“这表明”“这体现了”“……是”等字眼,试题旨在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或基本读懂材料,关键是要熟悉与试题内容相关的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把二者关联起来,正确答案就容易判断出来了。可以先把非本质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或者根据试题考点的时代特征,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二看正确选项。近年来全国卷选择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正确选项必然“双符合”:既符合史实,又符合材料。也就是说,既和试题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有所学知识的支撑或有一定关联。范启琳说,这就可以先把与材料无任何关联的选项排除掉,再把与所学知识相悖的选项排除;剩下的再看是哪种选择题类型。
   三看备选项。四个备选项ABCD之间主要有四种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和对立关系。范启琳举例说,如果是递进关系,根据题目要求,主要、根本、根源、源头应该选最远的一项,而直接原因、导火线、诱因应该选最近的一项。
   四看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所以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形散神聚”,粗看与教材不一样,实际上考查的是教材知识。这种情况必须借助教材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例如考查原因、背景、意义、影响、表现等;第二种是“貌合神离”,看起来跟教材差不多,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回事。例如设问词是“由此得出”“表明 (说明)”“可见”“反应”“旨在”等,这往往要根据材料作答,不能受教材固定思维的影响。
   五看材料与问题的关系。有的材料提供了多个信息,但是设问可能只针对某一个信息,这时候,准确判断问题指向方能避免出错。
  非选择题:“五化”加分法
   历史非选择题有40题、41题、选做题。40题是大综合题,范启琳建议考生,首先要明确主题或主线。其次,阅读材料,包括读材料两头,找中心论点;读出处,定位时空;读正文,分层归纳要点。最后,审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语,审清答题角度,审就是联系教材,阐明观点(结论)和史实间的必然联系,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1题,范启琳说,以不变应万变。开放性试题,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分三步作答:第一步,提出观点;第二步,分三个以上角度论证观点;第三步,总结升华。
   选做题,宜在“改革”和“人物”二者之间迅速作出选择。然后利用材料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从进步性(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出分析评价,要注重史实为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采访中,范启琳还强调了一点。阅卷老师对答卷卷面的视觉印象和感受,与判分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因而非选择题的答卷技巧特别是书写技巧非常重要。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五化”都做到的话,总分可以增加10~20分!即:书写工整化;(+3~10分)层次段落化;(+1~3分)表述要点化;(+3~5分)要点序号化;(+1~3分)重点重复化。(+1~5分)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刘丽红

Gecko)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