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13日

大山里 三位大学生建起绿色养殖基地

  本报记者 赵云云
   地处晋中祁县东南部的峪口乡杜家庄村,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村里仅有50余户人家。据村支书胡凤山讲:“十多年了,村里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杜家庄来说更是一种奢望。”
   2014年,杜家庄来了个小伙子,他叫胡克军,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一天,他找到村支书胡凤山,说想要到杜家庄搞养殖。胡凤山干了多年村支书,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找他在杜家庄投资。
   消息一传出来,杜家庄立马炸开了锅。村民曾经怀疑他是“飞鸽牌”,周围人也曾说他是在“瞎折腾”。一时间,“大学生要在村里搞养殖”成为杜家庄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可谁知,从2014年到现在,三年间胡克军不仅自己没有离开,还把大学时最好的两个朋友袁永效和李晓斌也引到了杜家庄。
  相识于大学校园
   胡克军、袁永效、李晓斌,都是太原理工大学2005届毕业生。虽然大学期间,他们不是一个班也不是一个系,但他们三个却是非常好的朋友。
   上大学时,三个人都是院学生会干部,由于工作关系,三个人经常有交集。大一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聚在一起发现,三人都来自运城河津。“我们是老乡,又是同一届的,联系自然会更多一些。”胡克军说。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共同的爱好——打篮球。课余时间,我们三个经常相约球场,来一场球赛,增进友情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袁永效说。
   “在一起时间长了,或许就会心有灵犀,有时候打球,甚至都不需要电话联系,固定的时间,我们三个都会在那一时段出现在球场。”李晓斌说。
   胡克军回忆说,大学期间,每天除了完成学业,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毕业后在一起创业,更是从来也没有想过。
   2005年大学毕业后,胡克军进了一家超市做采购,袁永效到了富士康做技工,李晓斌则在医疗器械公司做起了业务员。
   “毕业后,大家联系的少了,每天就是为了生计奔波。偶尔打个电话,也是简单聊几句,聚餐都很少。毕竟大家的收入都不高。”袁永效回忆说。
   虽然大家都找到了一份糊口的工作,但是每个人干得并不是十分开心。偶尔电话里聊天,大家会调侃说:“想想我们一起干个啥吧!”
  聚首深山同创业
   2015年12月,毕业10年后的一个饭局,三兄弟重聚。这一次,他们将为了同一个项目、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聚集在祁县峪口乡杜家庄村挥洒热血。
   谈到项目成立的初衷,胡克军坦言:“2013年,我丈母娘患上了癌症,全家人悲痛欲绝。”
   胡克军话音刚落,袁永效说:“我和晓斌也是单亲家庭,我的妈妈和晓斌的爸爸也是因为病魔早早地离开了我们。”
   “病从口入!”胡克军说,大多数疾病都和吃的食品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3年,胡克军随朋友在杜家庄附近的杨尖寨玩耍,周围茂密森林植被、碧波荡漾的水库、淳朴的民风、清新的乡村空气,让他流连忘返。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胡克军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返回太原后,胡克军开始往杜家庄村动脑子,“这里离太原近,空气好,我到这里搞养殖,养一些鸡,种一些菜,不仅能满足自己家人吃,估计还能从中赚一些钱”。
   经过一番调研,胡克军决定先从养殖开始。2014年年初,胡克军注册220万元成立了山西磐石部落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起名“磐石部落”,他希望,他的精神坚若磐石,产品质量坚若磐石。
   彼时,他已经是某饮料公司的区域代理,收入相当可观。但为了全身心投入到他的新事业中,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干了近10年的饮料销售。
   很多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太原理工大学的高材生,怎么也得到太原、北京那样的大城市去闯荡,去贫穷偏远的农村创业有什么前途?”
   “我家就是农村的,我就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胡克军说。
   自从走进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胡克军心里的这个理想就没有变过。
   2015年年关,胡克军和袁永效、李晓斌在一起聚餐,聊天的过程中,胡克军把发展绿色产业的理念和思路告诉了袁永效和李晓斌。
   “现在由于食品问题引发的病症真的是很多很严重,所以必须要把有机食品供应这块做成功。”他的想法引起了两位同学的共鸣,三人一拍即合。
   彼时,磐石部落已经发展了近一年,胡克军已经投入了上百万,但发展资金捉襟见肘,成为制约他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时,听了胡克军正在创业,而且项目是搞绿色食品,我和晓斌就非常感兴趣,当即决定入股加入他的项目。”袁永效说,其实也没想的将来能赚多少钱,就想着不赔钱,自己能吃上新鲜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就好。
   有了袁永效和李晓斌的加入,胡克军干劲更足了。“我不想辜负他们两个人对我的信任。”胡克军表示。
  创业发展遇波折
   创业是艰辛的!起初,胡克军在山上养羊,因为缺乏专业技术,再加上那几年低迷的市场行情,一下子就赔进去二十多万。但是,他们没有灰心,选择了继续,选择了坚持。
   “大学生缺乏经验,这下又赔了钱,估计快走呀!”那段时间,这是村民对胡克军等人的评价。
   “赔了钱不说,村民还说三道四。”胡克军说,如果说不心疼钱、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那肯定是假的。为了能干出个样子,我强忍泪水,相信实践出真知,努力一定能改变现有的一切。
   “养羊不行,那就转变思路,养鸡吧!散养的鸡,下的蛋有营养,一定能扭转目前的困局。”胡克军说。
   为此,胡克军和袁永效、李晓斌经过商量后,决定把目光转向养鸡行业。
   “祁县养鸡的不少,转型不能盲目。确定养鸡前,我也走访了好多个养鸡场,祁县有个养殖户圈养了30万只鸡,规模很大。如果我也圈养,肯定不行。所以我们三个人定了调子:散养。”李晓斌说,“我们养的鸡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自然产蛋,确保每一颗鸡蛋都是绿色无公害食品。”
   2016年春,“磐石部落”投入30万元购买了2000只鸡。他们想建设一个绿色养殖基地,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基地。
   两个月后,鸡开始产蛋,正当他们满心喜悦准备收获的时候,一场大雨再一次把他们燃起的自信心浇灭。
   去年7月,杜家庄经历了50年不遇的大雨,房子塌了,近600只鸡被大雨拍死,“这就是散养鸡的弊端。”
   一场大雨又赔进去10万余元,看见死了鸡,胡克军等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项目是选得不对,还是运气太差。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袁永效说,“那段时间我们的思想都开始出现波动,大家都在考虑是否应该再坚持下去。”
   此时,胡克军、袁永效、李晓斌前前后后已经投了130多万元。
   “放弃吧,实在是不甘心,坚持吧,又感觉未来一片迷茫!”李晓斌说。
   一段时间以来,接踵而至的困难,让这个曾经信心满怀的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一周后,平复了内心的忧伤和焦虑,他们选择了继续坚持!
   袁永效觉得,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年轻人就要有不服输的勇气,鸡死了可以重新再买,人的拼劲没了,可就全完了!
   随后,他们又补了600只鸡苗,并且在山上种植果树、开发了农田、种上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只要买鸡蛋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各有决策引分歧
   “一只鸡一个月吃9块钱饲料,2000只鸡,一个月光鸡的生活费就得18000元。”胡克军说,去年收入仅能维持现状。因为鸡都是散养,一个月的产量只有900斤左右,有的鸡三天才下一颗蛋。
   “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不赔钱,我们就能稳步向前谋发展,赔钱赔怕了!”李晓斌坦言。
   由于“磐石部落”的收入不足以养活三个人,胡克军专职经营磐石部落,袁永效和李晓斌为了生计只能兼职。
   “遇到什么大事,我就打电话和他们两个人商量,小事我自己就决定了。”胡克军说,有时候,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把自己最好的朋友带到这里,一年多了,还没有让他们见到利润。
   目前,胡克军、袁永效、李晓斌三人现已投资了140万,他们想让磐石部落早点营利,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早点用上吃上他们产的良心鸡蛋。
   今年4月,李晓斌召集胡克军、袁永效三人商量磐石部落今后的发展方向。
   “光养鸡不行呀,还得多元发展,我建议在山上建珍禽博物馆,购买20种不同种类的珍禽,一般地方看不到,这样,顾客不仅可以体验式消费,还能教孩子识别各种鸟。”李晓斌说。
   然而,李晓斌的建议并没有获得胡克军和袁永效的认同。在他俩看来,建立珍禽博物馆一方面投入大,另一方面见效慢,风险太大。“磐石部落真的赔不动了!”
   但是,李晓斌坚信自己的创意能带动销售,还能培养一批忠实客户。
   一时间,三个人因为意见谈不拢,陷入僵局。
   回想那段时间,胡克军觉得非常无奈。“我每天在山上经营磐石部落,没有利润,心里也着急。李晓斌的建议不可行,但我也暂时没有好的办法。”他说。
   “团队不和这是大忌。”为了打破这个僵局,袁永效找胡克军,先表面答应李晓斌的建议,等过段时间再落实,“拖住再说。”
   一个月后,山西省卫计委通报称,山西省确诊1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这让磐石部落再次陷入危机。
   “我们一个月的产量也不高,只有200斤,即使这样,遇到了禽流感,也卖不出去。”胡克军说。
   山西刚发布禽流感消息时,磐石部落200多斤鸡蛋卖不出去,他们只能送给杜家庄的村民或亲戚朋友,那一周损失5000余元。
   “现在回头想,我也挺感谢禽流感,如果不是禽流感,在我的执意坚持下,说不准我们就投资建立珍禽博物馆了,那我们损失更惨了。”经历了大风大浪,面对眼前的困难,三个人反而多了一些从容,多了一份乐观。
  做真正的杜家庄人
   “禽流感的影响,毕竟是暂时的,相信这些困难肯定是暂时的。”胡克军说,经历了太多失败后,他们觉得不能把精力、成本都放在一个品种上,换句话说,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假如这篮子鸡蛋碎了,这也就做不下去了,所以就要多元化发展,这边不挣钱,那边挣点钱,也可以存活下去。
   “鸡蛋销售不好,我们就想其他办法。长远发展,也不能单靠养鸡,多元化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抵御风险。”袁永效说。
   经过调研,他们一方面想扩大养殖,购买30头肉牛,通过放养、圈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肉牛养殖。同时,他们还想充分利用杜家庄水库进行垂钓旅游项目;利用“抗日村长刘生茂”、“小延安”下庄、“朱德夫人康克清在上庄”等红色故事,建设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利用“小北京”上庄村被住建部等7部委批准为国家传统村落的机遇,建设农家乐,打造上庄沟“一带一路”的乡村旅游模式。
   下一步,磐石部落还准备建设大棚,种植草莓、蔬菜等,通过认领方式吸引广大市民前往。
   蓝图绘就,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他们面前,从峪口到杜家庄,有4公里左右的山路,交通极其不便,加上水利不同,这些问题又成了制约他们发展的新难题。
   正当他们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的时候,《走遍祁县》采风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新转机。
   《走遍祁县》采风活动组,路过杜家庄,把他们扎根深山创业的故事推荐到了祁县新闻办,新闻办撰写成文在当地电视台、报纸刊发。
   消息刊发后,祁县县委书记吴文胜高度重视,先后四次到杜家庄详细询问、关怀指导,并表示,要在道路硬化、水利基础建设(水管、蓄水池)等方面给予他们支持帮助,鼓励他们坚持梦想,创业成功。
   前不久,峪口乡政府还为盘石部落免费提供了1000余株的杨树、柳树、松柏树苗,帮助他们美化环境,做大做强。
   “水”和“路”两大难题解决后,“我们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谋发展了!”
   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胡克军等人一直没有忘了当地的老百姓。平时,他会给杜家庄70岁以上的老人送一些鸡蛋和蔬菜,过年,会给杜家庄的贫困户买一些米面油。
   “等以后发展好了,我们还可以每年给贫困老人一些钱,帮助他们安享晚年。”胡克军说,“我们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村里的老人不容易,所以,帮助他们,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心愿。”
   “他们的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三个小伙子真的很不容易,他们能在扎根杜家庄创业,是所有老百姓的福气。”胡凤山说。
   渐渐地,对于三个大学生,村民的质疑少了,赞赏多了。
   “现在走在村里,村民都会跟我打招呼,有时也会邀请我一起吃饭,甚至帮我干干农活。”这样的时刻,他们觉得自己是真正的杜家庄人了。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