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11月27日
让非遗传承“火”起来

常州这一做法被《人民日报》点赞

  如何让非遗保护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数字化“抢救性”记录,与时间赛跑;“视频+直播”搭上互联网快车,受到大众的热捧;筹建非遗馆,让传统技艺融入大众生活……
   一次次的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市民百姓在“静态”和“活态”的文化遗产中穿行,完成了一次次传统与现实的对话,让古老非遗绽放出新的光芒。
  “抢救性”记录防止“人走艺绝”
   2016年年初,常州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6位:佛教音乐 (天宁寺梵呗唱诵)——松纯、锡剧——吴雅童、常州留青竹刻——徐秉方、常州吟诵——秦德祥、金坛刻纸——杨兆群、常州梳篦——金松群,如今只有徐秉方、杨兆群、金松群3位健在。
   与物质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看重人的传承。由于时代变迁、后继乏人等原因,一些非遗项目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人走艺绝”。幸而,常州连续两年开展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遗憾。
   常州市文化馆副书记黄明彦介绍,在全国尚无成熟模板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常州及时制定了抢救性记录工作整体方案,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于2015年年底启动此项工作,并于2016年11月底全面结项。
   去年,97岁的锡剧传承人吴雅童、77岁的常州吟诵传承人秦德祥先后因病离世。所幸常州“抢救”及时,对两位老先生技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常州做法,认为这不仅是常州对抢救性记录工作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16年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名单中,89岁的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传承人松纯在列。为了面广量大地收集素材,摄制团队摄录了今年以来松纯长老所有出场的法会、官方活动,跟拍了大量学习和生活场景;采访了松纯长老的多位弟子、师兄弟,走访武汉音乐音乐学院教授周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等专家学者……到目前为止,关于天宁寺梵呗的音频、视频资料录制量达2000多G。“就算是门外汉,透过这些丰厚的记录资料也能恢复这门技艺,这是我们对于记录工作的要求。”黄明彦说。
  “非遗+互联网”让古老文化“活”起来
  近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印泥的纪录片《倾一生心血,浓千年国色》在网络上爆红,这段6分15秒的视频由市文广新局委托常州二更公司历时4个多月打造,集中展现了龙泉印泥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传承人缪德根的数十年坚守。经《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十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常州探索的“非遗+互联网”传播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常州市文广新局社文处相关负责人雷虹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传统传播渠道的推广过程中,成本高,受众面窄。印泥制作又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想要让更多年轻人接受,让它活下去,市文广新局由此想到了“短视频+直播”,两者效应叠加,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突破地域限制,给非遗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台。
   常州众多非遗项目,为何这次选了龙泉印泥?据了解,龙泉印泥是“中国三大印泥”之一,G20峰会都指定用它,另一方面,缪德根坚守的故事也颇为动人。做一方印泥要经过30多道工序,光是晒油这个步骤就需要6年时间。千年不化的龙泉印泥用藕丝制成,一根一根抽,几十个人抽三个月,也才弄出来二两多点藕丝。作为市场面窄的小众产品,经营困难越来越大,但缪德根从未放弃。视频播出后,无数网友被打动,两天内点击量超过800万,跟帖评论数超2000次。
   11月下旬,市文广新局还将举办“常州非遗技艺之龙泉印泥”直播活动,通过制作展示和粉丝体验等移动直播,让龙泉印泥在年轻人活跃的圈子实现“活”态展现。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实现“非遗+互联网”常态化,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其他非遗项目注入更多内涵。
  筹建非遗馆让非遗融入市民生活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活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让市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记者从市非遗中心了解到,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广场正筹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馆设计分为两层,展陈面积暂定为1700平方米。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强调 “常州特色,非遗时空”。
   强调“常州特色”,就是要能展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厚与特点,体现常州市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强调“非遗时空”,即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点和生态保护要求。展陈将把非遗资源融入常州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以及百姓生产生活之中。
   届时,市民不仅可以观摩、沉浸、体味,还能参与非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类别项目的传习、互动。 据《常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