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2月07日

野蛮争“优”会塑造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近日,媒体的一则“家长争优”报道提醒我们:教育也可以被塑造。报道说,一些家长,明明孩子的某科成绩并不好,却死缠烂打,一定要老师给“优”,不给优不罢休。有的学校、老师抵制了,有的抵制不住,只好给“优”,以息事宁人。
   这些家长如愿获优,不仅意味着他塑造子女的“成功人生”取得进展,同时也意味着他对教育的塑造获得一次“成功”。报道说,一些家长是在孩子临近小学毕业时开始争优的,一些家长则从孩子读一年级就开始争了。哪怕孩子体育课逃课,成绩不好,家长也要老师给孩子的体育成绩打“优”。
   家长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我是为孩子好。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好吗?如果孩子比较敏感,他能承受同学对他的异样眼光吗?如果孩子对这个“优”心安理得,认为上课不认真没关系,反正爸妈会给我争优——这样好吗?你可以替孩子争几次或若干次优,但你能一直替他争优?他的职业生涯,他的婚恋、生育,你都替他争优?家长替孩子争优,其实是剥夺了他自己用诚实的劳动去争优的机会,剥夺了他争优的能力培养、积累的过程。等你不能替他争优了,他用什么去参与公平竞争?等到孩子醒悟过来,他会不会像北大学生王猛一样拉黑父母?王猛父母就是在“为孩子好”的名义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王猛,控制了王猛前三十年的人生。
   教育与其他社会力量,从来都是互相塑造的,不是单向的。问题在于向什么方向塑造,是正向还是反向?这些家长的争优行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听从欲望,听从功利之心,而非听从理性;从众而缺乏自我反省能力,是一种近乎本能、原始水平的争夺资源的行为。这样争优成功,是将野蛮因子成功注入到教育中,显然是对教育的反向塑造。被这样塑造的教育又去塑造人,塑造出来的人又去塑造社会,如此反复互动,难道不是一个不断加深的互害过程?
  据《青岛晚报》

(KHTML, like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