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19日

64道工序锻造一把泽州铁壶

  本报记者 王薇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山西有着“煤铁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晋城市(古称泽州),已有三千多年的铸铁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出产了著名的“阳阿古剑”。
   冶铸练就了晋城人勤俭吃苦、坚忍不拔的品质,这些年来,晋城“晋韵堂”致力于手工铸铁,让铁壶文化被愈来愈多的人熟知。身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晋韵堂铁货制作技艺”凝聚了古今匠人们的智慧和汗水。
  九头十八匠
   在金元时期,古代泽州(晋城)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线对峙的地方,由于金朝用“头户州制度”管理工匠,因而形成了许多带“头”的地名,元朝实行 “匠户制度”,便形成了许多带“匠”的地名。
   到了明清时期,晋城的手工业发达,工匠众多,“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其中,以姓氏命名的“十八匠”指的是冯匠、吕匠、马匠、苗匠、复匠、郝匠、候匠、谢匠、武匠、岳匠、孟匠、孔匠、韦匠、金匠、左匠、牛匠、申匠和段匠,这些村名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
   “九头十八匠”是异族统治者对百工匠人残酷剥削压迫的产物,却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匠户不直接为封建政府服役,而是交纳匠价银。当年,泽州境内熟铁炉数有百余座,“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批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大德”钢针更是卖到了东南亚一带。
   铸铁技艺是一个辛苦的手艺活,收入太低的现实让老匠人收起了对它的执着,也让年轻人不愿捡起这个看不到前景的营生,尽管铁壶器皿结实稳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轻薄的不锈钢制品和铝合金取代,铁壶市场也逐渐萎缩,但晋城人并没有遗忘这个滋养他们的根源。
  寻先人足迹
   “铁锅、铁勺、铁壶、剪刀、钢针、兵器、农具等,每每看到或找到先人留下来的东西,我都会惊叹不已,或是冥想、或是把玩、或是感叹。”晋韵堂堂主晋战平说。
   从年轻时期到现在,晋战平一直很喜欢古董。一回,他与日本客户在交谈时了解到,日本铁壶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中国。晋战平十分惊讶,明明这种工艺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日本人却继承了它,还用它来赚中国人的钱。
   七年前,晋战平在古玩市场、乡村角落的探访中发现,山西的铁壶制作工艺如此精美。渐渐地,他萌发了捡起先人手艺、重新制造它、发扬它的念头,2012年,他着手创办了“晋韵堂”。
   晋战平的爷爷做生意讲究信誉,受父辈的影响,他将“踏实厚道”四字铭刻心中。为了使古泽州铁货能再度焕发光彩,他走访了21个村落,聘请“马匠”资深铁货传人马毓平为釜师指导,同时,想方设法收集老铁壶,吸取其精华成分,创新其原有雕刻工艺,并以山西特色文化为底蕴,融入了健康环保的养生理念。
   胡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此生非我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晋战平觉得,此生非他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可能就属于那割舍不掉的老铁货了。在他看来,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49天制作周期
   制壶,不但要有力气,还要有技术,一把晋韵堂铁壶要经过64道工序,1400度的炉水浇铸,两边退火、七七四十九天的制作周期,使用年限可以达到三百年以上。由于常在高温下作业,即使到了夏天,人也要穿得很厚,以防被高温铁水烫伤。
   雕刻、开模、摇蜡、修蜡、制壳、清砂、打磨、修复、退火、着色是其中的主要工序,先是设计造型,由专业从事软硬结合传统雕刻十年以上经验的手工雕刻师进行精雕细刻,继而开模,摇出壶壁厚薄均匀的铁壶蜡模,这需要摇蜡人日积月累的实践。
   制壳是极为耗时的手工工艺,有着“打个根基,做个壳底”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泽州制壳工艺是老舅爷们的专长,“一袋烟锅 一个壶”被用来形容每层制壳工艺所耗费的时间。这一步骤受环境气候影响很大,不同的节气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匠人们通常“阳开闭、阳落出”,从细砂自然晾干到粗砂结壳,一天浇铸一遍,直到第八天出壳为止。
   制壳耗时,清砂既耗时又费力,且极易损坏铁壶,由于砂壳是用硅溶胶烧成的,工匠在清砂过程中会感到砂子如混泥土般坚硬,需要人用錾子一点点清理,老一辈人常说:“六碗干饭,清出一把好壶”,意为给一把壶清砂得需要两天时间。经过一番打磨、修复、退火、着色,铁壶便会成为一件做工精美、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富有养生之效
   “高强度的耐心、细心”的教诲在晋韵堂祖辈中口口相传,走进店铺,一把把古法锻造纯正、将铁包金银技艺发挥到极致的铁壶引得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细细玩赏,“关公”“九龙”“褐马鸡”“石鼓”……既光洁漂亮,又能净化水质,老山西人饮水、烹饪都喜欢使用生铁制器具,铁壶煮水能释放出可被人体吸收的二价铁离子,长期使用会有养生之效。
   水的沸点通常为100℃,但这个数值在各个地区都不同,由于铁的导热性比较好,因而在煮水时,铁壶壶身的温度是均匀的,煮出来的水温比较高,这就使铁壶泡出来的茶口感更好,茶的品质被得到了提升。
   “古老而珍贵的民族传统工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现代生活,设计的创新、匠人的专注需要唤起更多年轻的力量。”一位叫高永的晋韵堂负责人说,如今爱喝茶、会审美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买下一把铁壶,不但要使用它,也为了收藏它,“晋韵堂制作铁壶,是在将老传统发扬光大,引导人们追求一种雅趣、一种情怀。”
   丰富的故事和精湛的雕刻,都赋予了这些冷铁器富有张力的现代气息,不断增加的生产订单,也让生产线上的匠人们一刻也不愿意停歇,如今,泽州铁货不仅成为晋城的文化经济增长点,也是山西乃至中国的又一个新兴文化代表,无尽地彰显着中国魅力。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王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