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6月14日

人才重在德

  卫方正《论语》解读之三百五十七
   卫方正,山西省著名青年学者,国学教育专家。山西青年报总编助理、山西文瀛书院院长、山西国学大讲堂教授、山西孔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太原美学研究会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镇诗社社员、山西青年报《弟子规》讲师团首席讲师。
   自幼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寒暑不辍,泛滥百家。平生以打通古今,经世致用为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一个中国读书人的义务。2007年创办山西文瀛书院,先后开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古文观止》《史记》《千字文》、说文解字、国文写作等多种课程。近年来致力于青少年通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注释
   骥:千里马。古代称善跑之马为骥。
   “千里马值得称赞之处,首先不是其气力,而是其品德。”很显然,这是孔子的比喻。其言下之意,是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关键不在其才,而在其德。
   孔子曾说过∶“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切的能力和性情,都应尊重道德这个基本标准。换句话说,无论怎样的个性,若违背了社会性的共性,便不足取。
   才是能力,德是标准。失去标准约束的能力,有不如无。试看自古大奸大恶之辈,哪一个不是才华卓绝?然而,正是他们的才华,成为祸国殃民的利器。
   历史上,也确实有过唯才是举、不计品行的特殊情况,但那都是乱世中的权宜之举,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一旦天下稍定,这种措施便会迅速停止。曹操三发求贤令,不拘一格选人才,是因其生逢汉末乱世,亟需用人,而他也有能力驾驭之。及曹丕执政,大局已定,便定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评选人才。曹操父子相反的人才政策,正是乱世和治世的不同标准。
  闲话
   关于才德之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议论,可谓不刊之论,兹引于此: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