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7月31日

青春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

  上世纪20年代,话剧的种子开始在山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浇灌,最终成了山西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40年间,《孔繁森》《立秋》《走向胜利》《谍杀》等一系列经典剧目从山西走出去,成为全国观众了解、熟悉山西的“敲门砖”。它们的背后,是一批经历过岁月变迁的老戏骨,和执着追梦的80、90后演员。
  
  年代变迁 舞台永远是演员的根
  本报记者 王薇/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80年代】
  本领全靠“偷学”
   72岁的董怀玉,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2004年、2015年,他分别担起了两部话剧的主演,一部是讲述晋商故事的《立秋》,一部是兵团题材《生命如歌》,至今演出千余场。回顾自己37年的演员生涯,他用了两个字来形容——感恩、知足。
   1981年,董怀玉35岁,还在临汾钢铁公司工会工作的他被调入省话剧院。
   “我那时天天跟着一位女排教练学拳击、武术,其实就是‘挨揍’,老伴去找我的时候,在门外听我撕心裂肺的喊叫,心疼的不得了。”董怀玉说,那段时间的磨炼,让他减掉了20斤,“这点儿苦没什么,当年,人人都在争取扮演角色的机会。”
   上世纪80年代,国内还没有培养演员的教材和学校,董怀玉学本领全靠“偷”。为了练好台词功,他泡在电影院里看了一场又一场的译制片,学习配音演员的声音表演技巧;为了塑造好人物,他会坐在台下一遍遍欣赏老演员的表演。时间一久,无论是谁的台词,他都能倒背如流。
  【1990年代】
  反复看影片锻炼演技
  去年6月,太原市话剧团原创作品《北魏风飏》在省城首演。这部戏里,老臣“拓跋彰”的扮演者是40岁的刘创。
   1999年,毕业后的刘创被分配到了太原市话剧团。当年,话剧团排的戏百分之八十都是抗战类型,刘创最初扮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他自觉演技欠佳,便每天晚上观看两部优秀影片。为了积累塑造人物的经验,他时常反复观看同一部片子。
   19年后的今天,剧团里的演员越来越年轻化,刘创身为演员队长,一边继续塑造新的角色,一边担起了培养年轻演员的责任。
  【2010年代】
  做演员需要更多积累
   33岁的白博和24岁的任志萍都是太原市话剧团的青年演员。
   2005年,白博以山西省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表演系。四年后,他怀揣着演员梦走进北京,开始了五年的北漂生活。
   “刚到北京时,我一边在北电进修,一边拿着简历跑剧组,持续一个多月,才接到了一个很小的角色。”白博说。幸运的是,从“密探”“狱警”到《白云飘飘的年代》中的“大齐子”,《宋耀如.父亲》中的陈少白,他的戏份慢慢变重。
   2014年,白博回到家乡,选择了扎根舞台。3年后,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任志萍也来到了这里。
   “来团里一年多,我发现演员不是简单的站在台上说话、做动作,需要做功课多积累。”任志萍说。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舞台都是演员的根,与站在镜头前听导演指挥不同,一旦站在台上,所有的局面须由演员自己掌控,就如同站在人生的舞台上,不对自己的角色负责,谁也帮不了你。

href="http://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