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7月31日

青春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希望工程

  29年,累计筹资2.3亿余元,11万余贫困学生获得它的帮助。
   它就是希望工程,很多人因它而走上了公益之路,今年是希望工程在山西实施29周年,山西省希望工程实施29年来,累计筹资2.3亿余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11万余人,援建希望小学500余个,援建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快乐图书室,救助身患重大疾病的青少年1000余人,为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免费体检……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一批又一批贫困青少年的命运。
   我们邀请三个不同年代的捐方,讲述他们与希望工程的故事。他们见证了希望工程的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传递爱心,践行公益,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用自己的力量,让希望工程薪火相传。
  
  29年 2.3亿元 11万孩子的希望
  本报记者 张丽
  【1990年代】
  工资捐给贫穷孩子上学
   如果不是省希望办苦苦寻找,曾光明至今还是一位默默奉献的“隐形人”。
   曾光明今年60岁,是阳泉市公安局拘留所的民警。说起捐助初衷,曾光明说:“第一次捐款是1996年,我看了中央台播出的一个希望工程节目,很多孩子因贫穷不能上学,尤其是看到一幅画面:大眼睛的小女孩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就产生了捐款的想法,想着每月省点烟钱,就能帮助一些孩子。”第一次捐款,曾光明汇了50元,而他那时的工资每个月只有400元左右。
   从1996年10月开始,每月20日,他都会化名“公仆”去邮局汇钱。“我是个普通人,别人有困难,我有能力就帮一帮,也没啥!”电话那头的曾光明听起来声音平和。直至今日,他的爱心从未间断,唯一变化的是汇款额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50元增加到100元。
   在向山西希望工程捐款的同时,他还向阳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阳泉市希望办、省引黄工程办公室每家捐款50元。这样,他将每月一半的工资都捐了出去。
   “我是一名党员,党培养了我,我做这些不算啥。”在曾光明的带动下,儿子上班后也开始了捐款,这样,父子俩每月捐给希望工程的爱心款就是200元了。
   现在,曾光明不用亲自去邮局了,每个月都会由儿子代替去邮局汇款。“只要活着,我就要坚持捐下去!”曾光明的话语虽朴实,却让人感动。
  【2000年代】
  获益人群扩展到孤寡老人
   2008年,随着国家针对农村孩子上学“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农村孩子上学多数已不存在交不起学费等问题。
   山西希望工程项目升级,通过“健康希望工程”“壮苗行动”“希望工程——心希望”“山西希望工程奖学金”等项目将帮助范围从助学扩大到快乐体育园地、希望厨房、快乐美术教室,获益人群扩展到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等更多的困难群体。
   2005年,长治县教育部门的一纸文件,程红光由村办的任家庄小学调入公办的苏店镇司马小学任代课老师,工资每月300元,慢慢地工资涨至1200元。随着儿女的成长,她的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但她仍然从牙缝里挤出钱,每年暑假到山西省希望工程捐款。7000元、6000元、2000元、5000元,捐款数额与程红光当年的生活密切相关。她的捐资助学生涯开始至今已有13年。
   13年来,这位代教老师每月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捐资助学,共资助了9名困难大学生,资助金额达到了4万余元。2015年3月,因为连续资助贫困大学生,程红光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程老师自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早些年由于拿不出学费,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如今已教书27年的她仍是乡村“代教”,但美丽如画的大学校园和努力自强的贫困生,一直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份牵挂。
   回忆起第一次捐助大学生的情景,程红光依旧表现得很兴奋:“我从小就有个大学梦,因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才被迫退学,所以我特别能体会到孩子们对于上学的渴望,于是我就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让他们能圆大学梦。”
   在27年的教学生涯中,程红光还帮助过不少半路辍学的学生,让他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程红光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自己对上学特别渴望,所以每当看到一些孩子考上大学却因学费犯难发愁就特别难过,她不想让孩子们再走自己当年的弯路。她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会一直坚持下去,尽绵薄之力帮助无法继续学业的孩子完成学业。
  【2010年代】
  受助生反哺社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希望工程更侧重精神层面的帮扶,凝聚社会资源,创新扶贫模式,真正为贫困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2005年,周成一19岁,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2005年高考过后的整个暑假,周成一都在忧心忡忡之中度过,对大学充满期待的同时因为家庭状况而倍感压力,父母是下岗工人,母亲患病,家庭经济很拮据。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周成一顺利进入石家庄铁道学院求学。大学里,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靠着奖学金和勤工助学顺利读完了大学。周成一也成为2005年我省“圆梦行动”启动之初首批受助的忻州市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周成一参加了西部计划,2011年,结束西部计划援建工作的周成一加入公务员队伍,2012年她有了人生第一笔4000元的积蓄,她把这笔钱全部换成新钞,交到了当初资助自己的省希望办,用来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
   至今,周成一共资助了三名贫困大学生,累计捐款12000元。
   “今后,我还会继续资助下去。”今年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又开始了,周成一打算着今年的捐款计划,她要将爱心传递下去。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