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2月11日
运城市县域综合医改

五增三降 增进百姓福祉

  本报记者 孙梦钊 程锐 通讯员 程康杰
    去年以来,运城市认真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围绕“患者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改革目标,纵深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医保实际补偿比、县域就诊率、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达标率、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五个增长”,县域居民个人医疗费用、县域患者外转率、贫困群众住院自付比例“三个下降”,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重塑管理新体制
      突破体制障碍,整合医疗资源,是一体化改革的关键。运城市将一体化改革作为市委2017年十大重点改革事项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自上而下建立“一把手”决策、部署、施工责任制,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医改的工作格局。
   成立了市、县两级医院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医管委),代表政府履行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以各县(市、区)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县域内唯一法人的医疗集团,构建县乡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医疗集团院长负责制,落实集团人事管理、内部机构设置、收入分配、运营管理自主权,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在此基础上,向上拓展,积极对接市级医院,构建市县医联体;向下延伸,在不改变村医属性身份的基础上,将村医纳入一体化管理,构建乡村医联体。形成了“两端医联体,中间医共体”的改革模式,建立起管办分开、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城乡联动的管理体制。
   医疗集团成立后,市医管委授权各县(市、区)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医疗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比重,将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在2013年价格调整的基础上,再上调5%。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合理负担”的原则,组织各医疗集团与医保部门签订医保打包付费协议,采取“总额预算、按月拨付、年终结算”的方式,将核定的医保基金统一拨付给医疗集团,结余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和人员激励。在严格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和优先采购使用基本药物的同时,实行药品目录、议价、采购、配送、结算“五统一”管理,允许医疗集团二次议价,降低了虚高的药品价格。
  健全运行新机制
      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医疗集团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推行县‘乡’村三级统一管理。
   在选人用人上打破常规,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取消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级别、领导职数。通过公开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的村医选拔到乡镇卫生院任副院长,将一些乡镇卫生院院长选拨到医疗集团担任副院长,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双向用人新机制。
   盐湖区乡镇卫生院院长年薪普遍达到 8万元至12万元。在薪酬分配上看贡献,坚持贡献与回报对等原则,将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控制在当地无收入全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5倍以内,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创新方式自主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可以高达60%,医务人员通过夜班服务、节假日延时工作等可获得额外合规报酬。在考核评价上重激励,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制定了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办法,由医管委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医疗集团领导任免、奖惩挂钩,与财政补助、医保偿付、薪酬总量挂钩。
  构建服务新格局
      通过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防治融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依托信息化平台,上联大医院、下带县乡村,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做实三级医院纵向医联体,出台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与部分县级医疗集团紧密型医联体的实施方案,市中心医院与七家医疗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派驻了业务副院长。
   今年以来,全市5家三级医院医联体按照 “六定”原则,全面加强对县级医疗集团的帮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横向到边,建立跨区域专科联盟。县级医疗集团以“1+X”模式,选择若干县外专科三级医院组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提高服务能力。推动防治深度融合,将县中医院、县妇幼院、县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县医疗集团管理,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绩效考核,促进了县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1+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由一名村医、一名全科医生、X名县级医院专科医生或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组成,形成市县指导、乡级负责、村级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地,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率为59.5%,重点人群签约率为80.55%;转诊12089人,其中下转4556人,下转率同比增长15.8%。打造区域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立县级人民医院与基层单位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实现医疗资源、健康档案等数据共享共用。
   依托“互联网+”,建设基层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了就近检查、医院诊断、基层治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河津市医疗集团投资1700余万元,全面实施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建立起河津智慧医疗云平台,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移动远程查房车、DR影像等医疗设备,将群众检测结果纳入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市域内医疗机构各种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使信息化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新“引擎”。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