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4月24日

  史志强,34岁,本科学历。山西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并获得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证书。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重症护理经验。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收治全省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紧急需要护理人员支援时,冲锋在前,毫不犹豫,满怀热血积极参加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重症人的职责。
  
  本报记者 王钰钦
  
   “此刻的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是爸妈的孩子,是他们最亲密的爱人,更是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史志强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我省抗疫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力量的充足,史志强临危受命,不惧艰险,义无反顾来到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同这里的医务人员一起,解燃眉之急,点燃希望之灯,救生命之危,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他与病患心手相依,勇往直前,践行着使命和担当。
  
  让患者重拾勇气
  
   “护士,给我开点镇静药吧,我害怕!”“我好几天没睡觉了,这个病能治好吗?”在护理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时,史志强发现部分病人情绪波动很大,有一位男性重症患者,从进入病房开始情绪极为焦虑,整夜失眠,与他沟通困难。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对患者不仅要给予药物上的治疗,还要给予心理上的疏导,耐心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家庭、工作、疫情聊起,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史志强说。
   史志强回忆,2月6日下午6点半,这是他来到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第一个班,他和战友们一起到达清洁区,做好进入隔离区的准备工作。从洗手到戴一次性帽子、N95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一整套下来花费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当天19点准时进入隔离病房,在密闭的防护服里面,连呼吸都格外的困难,很快防护服里面的洗手衣被汗水浸透,耳朵鼻子被口罩压的疼痛难忍,头晕脑胀,就连护目镜也很快起雾,变得模糊不清,仅仅是穿防护装备就显得如此艰难,更何况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这是他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第一次穿着隔离衣戴着护目镜和双层手套给患者抽血化验,我显得谨小慎微,因为此刻如此简单的操作却显得极其困难,加上护目镜起雾,视线受阻,动作变得慢而且笨拙,整个人都变得紧张起来。”他说,“这时患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没事的,扎吧,多扎几针不怕的,给你们添麻烦了!’那一刻我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重拾勇气,一针见血,我们相视而笑。”
  
  “我们一直都在”
  
   “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紧张,深呼吸,现在给你用了增强免疫力的药,待会你会舒服一点,我们给你上无创通气,呼吸会通畅点,医生护士一直都在,你放心,不会有事的。”这是史志强和同事们每天都会重复几次的话,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一句“我们一直在”更能安抚患者不安的心。
   史志强记得,2床86岁的老年患者病情危重、反复,刚来的时候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仅80%左右,呼吸急促,史志强感觉压力日渐增大。在医院专家会议后,他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以及相应的支持治疗后,仅仅半个小时左右患者生命征恢复正常,为之后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后,患者脱机拔管,逐渐恢复体力,露出久违的笑容。“尽管我们满身疲惫,但看到患者好转,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史志强说,后来,这位老人一有机会就抓住他的手,对他竖起大拇指,点头表示感谢。“看到一个个患者逐渐好转,对于我们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让我觉得我们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奋斗在一线的日子里,除了一个个患者逐步好转带来的喜悦,也有战友们家人们带来的感动。”四院重症科室的医师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日三餐、饭后水果、心理疏导等。不仅如此,省肿瘤医院的同事们的支持更是无法言说,短信的关怀、电话的问候、后勤的保障……不一而足,让我倍感温暖,有你们在,我义无反顾。“史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