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6月19日
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三病区副主任 董永红

他的微创手术患者赞不绝口

  董永红 男,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三病区副主任。山西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卫健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人民医院首批品牌医生。
   擅长用微创的方法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食管裂空疝等,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管切开取石,腹腔镜骨癌根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等,采用肠内外营养结合治疗肠瘘,以及严重腹腔感染、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等。
  
  本报记者 王钰钦 文/图
  
   作为拥有30年工龄的外科专家,董永红一直把“敬畏生命、做好自我”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为了使本领过硬,他工作时间一心扑在临床上,大多数时间在手术室中度过,且常常因为做手术错过饭点。爱学习的董永红,结束一天的工作,晚上继续泡在书中、坐在电脑前,读文献、了解前沿动态、解决临床难点,为患者做治疗计划。周末不在病房度过,就在专业会场充电。他的一句口头禅是:“争取让大手术的患者像小手术患者一样快速康复,小手术要做成精品,既要赏心悦目,观赏性强,还要便于教学,利于推广、普及。”
  
  坚守患者 直至转危为安
  
   1967年的董永红,出身于医学世家。长治医学院毕业后,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留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工作,且担任长治医学院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他的爱岗敬业,为今后的医学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总是感觉缺了点儿什么,在一次学院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上,他目睹了国家级大腕的风采,此时和他一起留校的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他才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欠缺,学历过低。从此,他有了第三份工作,备考硕士研究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五年,他顺利考取了苏州医学院普外科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分配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工作,且发表多篇乳腺方面的文章,协助普外科创立乳腺特色专科。
   硕士毕业后的第五年,他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为了弥补读博期间临床工作的不足,董永红从入科开始,就有意识地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上下工夫。“守在患者身边,我才踏实。”董永红说。
   他回忆,在早期救治的一例老年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时,由于患者腹腔感染严重、全身状况差,手术后气管插管不能拔除,病情非常危重。对此,董永红守在患者身边,直至转危为安。老人出院时,拉着董永红的手激动地说:“你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好医生!”
  
  精湛医术 获国外友人点赞
  
    作为山西省普外科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卫健委 “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人民医院首批品牌医生,董永红曾先后获得去美国、德国深造的机会。
   记得先后接诊过来自意大利的引黄入晋工程专家和来自美国的在晋教育专家,他们两位都是腹股沟疝患者,其中一位已经是90岁的耄耋之年,且不懂中文,为了方便交流,手术采取了局部麻醉。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董永红术中还时不时开个玩笑,让患者在放松中结束整个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他们为董永红的专业竖起了大拇指。
   在董永红的记忆里,治疗肿瘤最满意的患者之一是一例胃癌伴肝脏巨大转移的患者。接诊时,患者已出现肝脏剧烈疼痛等症状,情况紧急,董永红安排其住院,了解患者病情及病史,从而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患者肝脏转移灶去除,胃癌病灶去除,肿瘤总体得到控制。他的专业让这位四期肿瘤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目前仍健在。
   由于科室病房紧张,他的很多晚期患者都住到了特需病房,那里的医护人员见证了多例明显晚期,接近恶液质边缘的患者,如何“起死回生”。爱学习的董永红,这么多年来没有闲着,坚持刻苦钻研。在他看来,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无论化疗、放疗,还是手术,都只是治疗病灶的一部分,要想更好、更快地让患者治愈,就应该合理地联合使用好手中的治疗武器,让患者最大获益才是治疗的根本。
  
  为了医学 愿意倾尽所有
  
   作为山西省医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的秘书,董永红的微创手术做得炉火纯青,范围小到各类疝,大到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门静脉高压巨脾切除等手术都做得非常娴熟,还在我省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胃旁路减重手术。他的腹腔镜疝手术先后获得山西、河北第一名,两岸三地LAP金牌达人奖。经他治疗过的患者,都会对他的微创技术赞不绝口。数年前,一个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怎么也没有想到,手术后结石没有了,还不用带T管,殊不知这是医院首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术。
   董永红是一位以工作为重的好医生,在其母亲病重时,因为他知道母亲的时间不多了,就想让别人代自己上手术,抽时间多陪陪母亲,但在患者的执意要求下,他只好向母亲说明情况,且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该名患者的微创手术。
   他对 《山西青年报》记者说:“人不能只知道受,不懂得享!可是医生这份职业相对特殊!因为父亲就是一名医生,从小目睹了父亲自掏腰包给无钱买药的乡亲们免费义诊、配药,且多次陪伴父亲到邻村为患者上门问诊。父亲作为一名村医,没有想过得到多大的汇报,只担心患者的病未彻底治愈,日后是否复发。祖一代,父一代,子一代,在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向需要的患者倾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