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16日
山西青年导演李珈西

只要坚持就能无限接近成功

  本报记者 郭丽菲
  
   1999年,在山西太原的一个普通居民楼里,10岁的李珈西被一部名为《还珠格格》的电视剧深深吸引。彼时的她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长大要当一名演员。
   10年后,她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与导演专业。
   20年后,她成长为一名集“编导演剪”于一身的电影超人,执导的两部影片先后入围了5个国际影展,成为山西首位走向世界的女导演。“不好意思,昨晚忙剧本一直到深夜,今天才接受您的采访。”低调、随性是李珈西给人的第一印象。7月14,正在忙新剧的李珈西利用工作间隙,接受了《山西青年报》专访。
  
  经历成为创作素材
  
   2008年夏,带着童年的梦想,李珈西走进高考考场。她的目标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第一年考北京电影学院我考到了文学系电影剧作方向全国第八名的成绩,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高考失利后,我为了梦想重新复读。”
   高考复读第二年李珈西的文化课成绩只比第一年多了1分。李珈西收到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于是选择就读了表演与导演专业。
   上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李珈西会接微电影的活儿,奔波于各个艺考机构做同样怀有电影梦想的领路人。“很多时候只有出于对这个行业真正的爱才会去做老师这个职业。”李珈西说,每当有学生考上好学校的时候,自己比他们更开心。
   对李珈西来说,高考经历的曲折是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为她打开一扇窗。因为这一段经历成为她日后创作的宝贵素材。
   2017年,李珈西自编自导的个人首部电影《山无棱天地合》入围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主竞赛 “中国新生代”单元。2018年,该片入围第三届中加国际电影节,同时李珈西被提名最佳女主角;同年9月,该片作为中非文化交流·山西电影周开幕片在毛里求斯放映。
   “在《山无棱天地合》这部影片中,女主韩梅梅有一些桥段,比如当了一名培训班的老师,然后试镜屡屡失败……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演绎,如果当年我第一年高考就很顺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编剧专业,也就没有日后那段经历了。”李珈西说,影片设置这样的情节很容易让那些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产生共鸣。
  
  从演员到电影超人
  
   “李珈西是山西新生代导演里非常杰出的女导演,也是最有跨越性的年轻导演。”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给出这样的评价。
   大学毕业后,李珈西是以演员身份出道的,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片场,拍完戏之后,她就看其他部门如何工作,积累了各方面经验。
   2017年,李珈西开始了她的导演处女作《山无棱天地合》,当时,没有人脉资源、启动资金和制作班底,李珈西选用自己培训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担当电影中的角色和场记、灯光舞美……一场戏拍完了,演员们可以休息,李珈西不能停,她要迅速“变身”导演,在监视器旁看回放、与摄影师沟通,拍摄中种种突发问题,都需要她亲自解决。
   “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导演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在片场偷艺学来的那些所谓的经验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场。
   尽管几次病倒在片场,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制作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我最难的时候陪我一起走过来的,我不能放弃。”李珈西硬撑着完成了导演处女作。
   “在宣发费用非常少的情况下我仍然坚持发了院线,因为每当看到观众在影院在一些笑点上捧腹大笑,或者在比较感动的情节出现时流下眼泪,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第一部导演作品获得的认可和成功,让李珈西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在半年后,第二部电影《恋恋不舍》在太原开机。原以为,有了之前的拍摄经验,第二部作品应该可以做得顺顺当当。但是在编、导、演等多重身份高强度工作下,开机没几天,李珈西就因过度劳累晕倒在片场,被紧急送往医院。临近年关,影片拍摄被迫中断。
   元宵节这一天,电影重新开机了,为了追赶进度,李珈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而电影杀青后,她又变成“剪辑师”,做后期可以连干20小时……
   每当她扛不住的时候,总是会感受到小时候看《一个都不能少》时,迸发出的那种一定要拍出好影片的激情,心中暗下决心,为了儿时的梦想,一定要坚持!
   “每一个为梦想而坚持的人,都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比如我现在也还没有做成自己想做的那个人,也还没有拍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作品,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能无限接近成功。”李珈西说。
  
  抹不掉的“山西味儿”
  
   2019年1月17日,在孟加拉国家博物馆放映厅,受邀参加达卡国际电影节的影片《恋恋不舍》正在放映。
   当太原柳巷川流不息的人群画面出现、片尾字幕拉出时,还在一片黑暗中的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珈西全程用英文向台下观众这样介绍她的这部电影:“我是来自中国山西的导演CiCiLi,影片在我的家乡取景拍摄……非常开心把它带到这里。”
   两个月后,《恋恋不舍》再次受邀参加亚非拉国际电影节,尽管影片字幕同时配有意大利文和英文,但是太原方言、长风街景……这些山西元素让影厅里飘出浓浓的山西味儿。
   一个在米兰读研究生的太原女孩董博雯在观影结束后紧紧抱住李珈西:“能在异国他乡看到《恋恋不舍》,有一种让我觉得又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
   “太普”版英语、“晋A”牌照的汽车、长风街上灿若星河的灯光美景、榆次老城的民俗红火,还有义井夜市、滨河味道……无论是《山无棱天地合》《恋恋不舍》,还是《幸福的她》,李珈西导演的影片中总是蕴含着浓郁的山西元素。
   “我就是在太原出生、太原长大的地道的山西姑娘,我乐于表达、赞美自己的家乡,这很自然。”对李珈西来说,这就是创作中一种家乡情怀的自然流露。她笑着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的话,那么任何创作都是没有价值的。
   李珈西对家乡的热爱,也得到了家乡的反馈。2019年4月,她入选“2018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榜单。颁奖晚会上,她获得这样的颁奖词:“纵山无棱,芳心永牵三晋;恋恋不舍,电影常现乡音。以编导演剪,铸形貌精神。惟愿山西文艺,得以寰宇同钦。”
   “组委会把我拍的电影名,写到我的颁奖词里,大屏幕放出来的那一刻我没忍住眼泪。我觉得不是我感动了山西,而是山西感动了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珈西依然很感动。
  
  用电影方式去表达
  
   原定今年父亲节期间上映的农村喜剧电影 《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因为疫情而搁浅。在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李珈西增加了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手法和元素。
   这部电影是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村支书为了脱贫攻坚事业奋斗终生的故事。
   “电影不仅仅带有批判的价值,更应该带给人一种希望。”这是李珈西第一次涉足农村脱贫攻坚题材,之所以选择以“喜剧”的形式来讲述父女两代倾情奉献的故事,是她希望这部影片能在开心的氛围中给人们带去一些希望。
   “这部影片的拍摄手法我们采用了很多好玩的段子和手法,比如以抖音的方式来拍摄农村中的修路、村民在网上卖菜等生活场景。”李珈西说,脱贫攻坚事业是非常伟大的事业,作为一个电影人,用影视创作的方式来赞美支持这个事业,可能是唯一能做的事情了。”李珈西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部影片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2019年6月,李珈西的第三部影片《幸福的她》举行了开机发布会。发布会设置了一个特殊环节,“山西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正式挂牌。李珈西当选第一届会长。
   “山西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是一个由山西籍青年电影人构成的电影工作者组织机构,我们成立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团结在本地或外地从事电影工作的山西青年电影人,以共同发展电影事业、产业为目标,助力山西电影的发展。”李珈西说,自己作为一名新兴领域青年,尽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家乡,为青年人做一些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李珈西带领创作团队拍摄了一部疫情期间的纪录片,分别记录了一名白衣天使,一名社区保安,一名外卖小哥、一名电台主持人和一位瑜伽教练。
   “我们选取这五个不同职业的年轻人,反映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奉献者。”李珈西告诉记者,她们正在加紧后期制作,希望这个短片能够早日面世,让大家早日看到值得所有人纪念的这段特殊时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