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8月13日
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九院沙河、风峪河、北排洪沟

太原九河“蝶变”抗洪路通景美

  本报记者 陈晓凌 文/图
  
   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带;旧时羊肠道,如今快速路。8月1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媒体对太原市九河治理工程进行采访报道。河道两岸绿树环绕,快速路上车辆畅行无阻。“蝶变”后的行洪通道经过生态治理,改善了人居环境,成为周边居民眼中亮丽的景观长廊。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在太原城区段,南沙河、北沙河、北涧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小东流河九条支河是汾河太原城区段在边山支流,也是太原市主要的行洪通道。治理前,河道垃圾遍布,污水横流,导致防洪功能弱化、生态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2015年,太原市投资20亿元对南沙河进行了治理。2017年,太原市委、市政府总投资约258亿元,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其余8条河的治理。
  
  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当天,记者一行来到太原北排洪沟,看到河岸两侧进入式绿地从无到有、从荒到密,垂柳、国槐、白皮松、银杏等几十种生态植物错落有致,小路、廊架、坐凳、休闲广场点缀其中,描绘出郁郁葱葱的和谐景象。
   北排洪沟是为排泄太原市西北部山区洪水而开挖的人工河,河道跨越万柏林区和尖草坪区,是河西地区的重要防洪通道。治理后,河道宽度为51米至90米,洪峰流量每秒288立方米。经过全面改造治理,北排洪沟治理工程实现了道路交通快速化通行,两岸雨污分流,消除了黑臭水体,解决了对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而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蒙山大街南侧,东起滨河西路,西至太山景区停车场。河道最宽处达110米,通过清淤疏浚,进一步了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有效保障了辖区汛期安全,防洪标准达50年—100年一遇。
  
  实现快速化交通体系
  
   据了解,风峪河快速化道路改造共设置6座下穿通道、4座跨河及掉头桥梁,沿线下穿环城高速、新晋祠路、罗城高速、晋祠路、西环高速,实现了太山至滨河西路全线无灯控的快速化交通体系。
   风峪河道路改造及综治工程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底率先实现全线通车。2018年10月,按照市政安排,综合治理工程西延约2公里至太山停车场,有效满足了市区居民通往太山景区和植物园景区休闲旅游的出行需求。
   “以前感觉西山就是西山,太原就是太原。”有市民曾表示。而九院沙河治理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万柏林区和西山片区的交通条件。
   随之2019年,市政府启动九院沙河西延治理项目,以建成段为起点,穿越居住区,改造至狼坡生态园,全长6.5公里。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实现主线通车。
   北排洪沟新建快速化道路共设置20座下穿通道、2座跨线高架桥、9座跨河桥梁,实现了上庄街至滨河西路全线无灯控的快速化交通体系。
  
  为锦绣太原城添光彩
  
   上午10点,一个大妈带着自己的小孙女,在太原风峪河道路景观带溜弯,“以前根本就不敢出来,水臭、蚊子多,经过治理,现在好多了,景色还美”。
   风峪河项目的实施,消除了黑臭水体,解决了对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为市民提供了可游玩的绿色长廊。同样,北排洪沟经过全面改造治理,也实现了道路交通快速化通行,两岸雨污分流,消除了黑臭水体,解决了对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而九院沙河经过河底清淤、堤防建设、河道绿化及环境美化等综合治理,将实现九院沙河16.5公里的全流域消除黑臭水体和生态修复。
   随着对九条河的治理,河道两岸秀丽平整,两岸绿化分明,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实现青山绿水新省城、锦绣太原新格局增光添彩。
   伴随河道治理和道路建设的完工,同步实施的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服务设施,也一并建设到位,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从长远看,河道沿线在改造过程中,已根据未来入住的人口规模,同步配建了完善的市政公用服务设施,这些都为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附近多个城中村、棚户区同步启动改造后,未来将有数万人入住,由此可带动商业、银行、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九条河流域也将成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带。
   下一步,太原市将巩固九河治理成果,以虎峪河西延、九院沙河西延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太原市西部交通环境,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实施源头清污分流,解决西山地区防洪排涝和雨污混流问题。通过实施九河清水复流,同时围绕“河道复流—河水常清—生态健康—智慧管理”四个方面,优化配置再生水、地表水、雨洪水资源,实现太原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实施九河上游生态治理。

shtml?directio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