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07日

前方科技高能预警,创新我要做主

科技工作者 刘昌儒 28岁
    7年前,刘昌儒观看了科幻电影 《安德的游戏》,“太空空间站”这样的概念于他还只属于电影;2年前,观看《流浪地球》时,他俨然已成为剧中人。
   28岁,上班4年,在大咖云集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刘昌儒履历不突出。可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出于任务需要,所里任命他担任中国空间站实验舱小机械臂项目总体调度。
   研发小机械臂是空间站关键技术。刘昌儒至今也想不明白,这么重要的责任为什么交给他这个年轻人。但“军令”在前,无可推脱。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任务重、时间紧。刘昌儒的角色像是 “总管”,这意味着,各科研环节他要烂熟于心,重要试验要随叫随到。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任务恰逢重要节点,大年初三起,他每日冒风险上班。出家门时,他不敢回头,怕看到父母眼中的担忧。
   近2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凌晨,他的电话都会响起,涉及设备调试等各种问题。“其他都挺好,就是头发掉得有点多。”
   不过,最近刘昌儒也怀揣着两件喜事:项目完成阶段性任务;曾经质疑他的一位前辈,对他竖起大拇指……
  
  【青年新愿】
  
   掉头发、睡不好,刘昌儒不否认科研工作辛苦。“无奋斗,不青春。既然钟情于科技创新,就要一拼到底。”
   刘昌儒希望,2021年开始,他和千万科技工作者,都能顺利做好“大项目”。项目结束后,或陪伴父母身旁,或约上三两好友畅谈,共享人生“小幸福”。

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