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3月25日

生态扶贫 绿富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十三五”以来,全省生态扶贫每年惠及5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0亿多元。
  
    造林合作社串联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
  
   我省贫困集中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高度耦合。在脱贫攻坚中,紧扣省情贫情,创新林草生态建设参与机制,将造林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采取“能人和村集体”领办方式,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将招投标改为议标,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必须占社员的60%以上,劳务收入必须占造林投资的45%以上,让贫困群众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增收致富,有效串联起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
   “家里两个孩子要上学,还有生病的父母要养,一直不能出门找活干。加入合作社,我每年在家门口挖坑、种树都有2万多元收入。”初春,岚县东口子村脱贫户闫凤明就开始整修工具,为种树做准备。这几年,跟着村里森生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造林绿化工程,老闫全家顺利脱贫。
   闫凤明只是我省生态扶贫众多受益者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全省58个脱贫县组建合作社3378个,吸纳脱贫社员7万余人,5年累计完成造林1300万亩。特别是2017年-2020年,累计带动脱贫社员增收15.05亿元,人均年增收8700多元。2018年11月,国家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推广我省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的脱贫模式,“山西经验”变为了“全国路径”。
   西山村是石楼县“支部+”模式的首创地。在党支部的带动下,该村河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造林积极性高,自觉护林意识强,随叫随到,出勤率总是百分之百。“在合作社造林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收入提高了,各项支出、花费反倒少了。”社员高卫平、李爱林夫妇幸福地说。
   如今的石楼县,秃坡早已褪去黄色、披上绿衣,生态“颜值”连连升级。
   “这政策真是定到咱心坎上了。去年村里移民搬迁,我家19亩地退耕,第一年就给补了9500元。我算了算,家里四口人,每人都有2375元。”静乐县娘子神乡李家岩村脱贫户张建宏坐在自家炕上乐得合不拢嘴。
   治山治水、治穷致富。在治理水土流失上,我省通过退耕还林等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产出。“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退耕还林473万亩。退耕还林奖补,退出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增添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
  
   森林管护让脱贫群众捧上“金饭碗”
  
  “现在是春季防火期,火种都不能带上山。请下车扫码登记。”每天一早,阳曲县大盂镇金家岗村南家庄自然村脱贫户周银和就在防火检查站对进山人员进行登记。他对天保护林员这份工作十分用心,五年来,通往林区的路上总有他肩扛铁锹的身影,“每年有7000多元的收入,还不耽误种地和照顾家里,生活更有奔头了。”护林之余,周银和还侍弄着家里的6亩地,每年也有4500多元的收入。
   在阳曲县,有262名像周银和一样的管护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在平陆县部官乡下牛村,王存亮从2016年成为护林员。“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儿到深圳工作,儿子在浙大读博士……我护林有1万多元的稳定收入,栽的经济林也开始受益了,我没有后顾之忧。”他高兴地说。
   生态护林员,守护了绿色,改变了生活。从塔庙腰到土肚腰,再从山房里到花儿坡,永和县打石腰乡石畔岭村脱贫户付立保几年如一日,往返在1995.75亩的土地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护林经验,他创新改善了作业区的护林防火机制,探索了“立足基层、立足基础、林区为战、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机制。被该县林业局授予 “优秀护林员”荣誉称号。“以前咱怎么努力也债台高筑。现在,我姓付(幸福)的护林,护林让我的生活幸福。”
   森林管护就业,搭建了 “靠山吃山再养山”的桥梁,让脱贫群众捧上了旱涝保收的“金饭碗”,释放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政策红利。截至2020年,全省58个脱贫县4.2万名管护员中脱贫人口集体林管护员有3.18万人,人均年管护工资7300元。
  
   生态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核桃、红枣、仁用杏、花椒……经济林在我省的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实现脱贫户低质低效经济林全覆盖。
   “县林业部门对我们的核桃林进行提质增效。去年,园子里最早嫁接的一批核桃进入盛果期,每亩能收入4000元,加上在技术队务工的收入,我一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正准备帮农户修剪拉枝、喷打农药的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村脱贫户许奎东介绍。
   不只在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收入上做文章,垣曲县还打造了集核桃交易、展示、加工、科研、培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核桃产业示范园,进一步延伸核桃产业,增加生态收益。
   在浑源县,经过改造的仁用杏每亩能为吴城乡的林农带来2500元—3000元净收入,成为一项收益较好的脱贫致富产业。
   提质增效让每一片经济林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 “绿色银行”。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建设经济林省级示范园100个,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450万亩,其中58个脱贫县建设省级示范园51个,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328.5万亩。仅2020年就带动14.3万脱贫户户均增收500元。
   刚到惊蛰,岢岚县西豹峪乡豹峪沟村脱贫户韩俊财就开始盘算今年采羊肚菌的路线了。“我们这里离林子近。这几年树越来越多,林下产物也变多了,采摘成了大家的新工作。每年光采羊肚菌等蘑菇,就有1.2万元的收入。”
   “在我们县,靠采摘增收的还有沙棘。目前,全县有野生和人工种植沙棘49万亩。沙棘果由县里的沙棘加工企业收购,全县农民可以直接收入6000万元,而企业生产的沙棘饮料、沙棘油、沙棘黄酮等,年产值可达1.2亿元。”岢岚县林业局局长赵新平介绍。
   延长林草资源产业链。实践中,我省大力实施 “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坚持走规模化、合作化、股份化的路子,推广“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构建“稳受益、不返贫”的林草产业发展体系。目前,仅全省沙棘企业就有80多家,年产值达到10亿元。
   在左权县龙泉乡西瑶村,姜维华和爱人李军萍进入太行龙泉旅游区工作以来,一个做维修,一个做保洁,收入稳定,日子蒸蒸日上。太行龙泉旅游区位于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内,景区成立以来,优先吸纳周边脱贫户就业,辐射带动2980人脱贫,让脱贫户端起了生态“绿饭碗”。同时,建设龙泉乡敬老院,解决该乡62名兜底脱贫户的养老问题。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