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5月27日

陆贽:皇帝密旨允他受贿,他上奏疏严词指正

  唐代德宗时期的宰相陆贽,既有兼济天下之志,又具备清慎自持之德。他一生勤修廉隅,清正奉公,对于收受贿赂、送人情通关节一类丑陋的官场风气,深恶痛绝,也从不染指不义之财。
   早在他入仕之初,曾顺道拜访名重一时的寿州刺史张镒。张镒拿出百万钱作为赠礼,陆贽不取分文。贞元中,他母亲过世,在洛阳办理丧事,“四方赙遗数百万,公(陆贽)一无所受”,将朝野的助丧赙仪全都拒之门外。担任宰相以后,他常以官场贿赂公行为忧,以自己未能导扬风教、致俗清淳为愧。愈加勉修廉德,持守志节。当时,藩镇为了巩固自己割据一方的权势,往往以重贿厚赂结交朝廷辅弼之臣。对于宰相陆贽,他们更是不遗余力,馈赠甚勤。重到金玉,轻到鞭靴,纷至沓来,陆贽一概完璧奉还。陆贽的廉洁举止,竟遭到一些贪赃受贿之徒之诟病,说他故意做作,钓名窃誉,杜绝私交有损于朝廷上下的关系。唐德宗也对他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责怪他“清慎太过”,专门下了一道密旨向他宣谕。密旨大意是说,你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会造成下情不通,而且办起事来也会不大方便;如果不愿意接受贵重财物,像马鞭、鞋靴之类“细小物品受亦无妨”。对德宗的这一特别关照,陆贽大不以为然。他立即呈上奏疏,严正指出:为官者无耻受贿,大而言之,是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小而言之,会招致杀身之祸。认为:朝臣和地方官之间,决不是通过行贿受贿才能致诚;相反,贿赂只会导人贪婪,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违背和败坏法制。他还指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只要纳贿开了头,必然“涓涓不止,溪壑成灾”。
   陆贽是从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贿赂的危害性的。他曾顶着德宗的盛怒,揭露奸佞幸臣裴延龄化公为私、索贿受赂的劣迹。但是在腐败黑暗的氛围里,陆贽“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群邪,君上不亮其诚,肖小共攻其短”,终于被罢相、贬窜。
   陆贽的结局是悲壮的,但他有关“鞭靴”的谠论,却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时下大贿不贪、受礼不多的人,不能不是敲警钟。许多人不是从接受小东西开始而越陷越深,最后毁了自己、害了国家吗?陆贽是封建社会的官吏,在那种等级制度森严、人身关系依附性强的封建社会里,尚能严格自律,而我们今天的为官者,更应懂得“鞭靴不已,必及金璧”的道理,做到防微杜渐,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