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6月14日

揭开疫情下“流调”诈骗面纱

  本报记者 郭丽菲
  
   “您好,这里是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通过防疫部门流调人员的电话和短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或收到过相关信息。不法分子也借机开始打着流调的幌子实施电信诈骗,真假流调让人防不胜防,“傻傻分不清楚”。12355提醒广大青少年,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警惕以“防疫”之名的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分享
  
   2022年5月21日15时许,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北太平庄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中心预警信息,一名事主可能在接听诈骗电话。情况紧急,反诈劝阻员立刻拨打了事主小张的电话。
   经过多次联系,劝阻员终于与小张取得了联系。据小张介绍,她刚刚接到了一个0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地疾控中心”,说她名下手机号在外地涉疫风险区域被监测到,要求小张赶紧收拾东西配合国家管控政策进行隔离。小张向对方表示并没有去过外地,手机号码也不是自己的。随后,对方便称小张的个人信息可能发生过泄露,表示要将电话转接给“办案民警”,让其配合调查。
   正在小张焦急地等着接听“办案民警”电话不知所措时,接到了北太平庄派出所劝阻员的电话。随后,劝阻员耐心安抚好事主情绪,并询问小张是否向对方透露过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同时告诉小张疾控中心的电话不可能是以00开头,千万不要相信。小张听后恍然醒悟、如释重负,称会增强防范意识,有情况再和反诈中心联系,不会轻信他人。
  
  案例分析
  
   疫情当前,我们每个人都有配合流调的义务,大部分人在接到电话时,都会积极主动配合。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动起了歪脑筋,一旦接听电话的人没有细心核实,很容易掉入诈骗分子精心编制的话术陷阱之中,将自己的一些隐私信息毫无保留地传达,甚至银行卡信息也透露。
   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的区分流调工作和流调诈骗呢?12355普法专家表示,广大青少年知道了流调究竟在做什么,也就能预防类似的骗局。
   正常来讲,流调工作需要获取的信息无非是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疫区旅游史、疫区居住史、病例密切接触史、交通工具以及其他对疫情防控有用的必要信息,所以流调工作人员在表明身份后会询问以上的信息内容,但是绝对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此外,流调电话基本都是本地的手机号或固话,不可能是境外电话。国际来电,特别是开头有“+”的电话,或是不显示归属地的电话,基本都是诈骗电话。流调电话可以回拨(哪怕回拨提示占线),诈骗电话基本不可正常回拨。
   流调电话中,工作人员会问您身份证、姓名和行程,但是绝不会问银行卡号、财产情况等,不会让您下载任何APP,更不会给您发送二维码扫描、发送链接让您点击、索要密码或验证码、要求付费、要求加入QQ群或微信群等,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您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所以大家接到类似电话时,问问自己,电话那头问的问题和疫情防控有关吗?如果有关我们积极配合,如果涉及金钱、账户和验证码等无关内容,我们就要学会拒绝。
  
  12355提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青少年由于涉世未深,经验不足,认知有限,未成年人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或拨打不明电话,切记不能透露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