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7月01日
太原市晋源区古寨村村民连勇

紧跟时代的“新农人”开启养牛的“数字化”

  本报记者 陈彤
  
   端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心里惦记的是一头头花白的奶牛——1838号奶牛是否存在消化问题?最近是不是有奶牛临产?又有哪头奶牛到了最佳受精时间?……这,是太原市晋源区古寨村村民连勇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虽然年仅31岁,但连勇养殖奶牛已有十年时间。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他化身“新农人”,通过科技手段,开启了数字化养牛的新模式。同时,他还不忘带动村民致富,投资了300余万元,流转了近600亩土地,在解决牛群一年的口粮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渠道,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展现担当 十年执着坚守
  
   连勇2012年毕业后,就选择来到父亲的养殖场,“一方面是我从小耳濡目染,对奶牛有感情,更多的是想为父亲分担一些。”他说。早在2000年,他的父亲就创办了太原牧冠乳业,当时养殖行业发展正旺,仅古寨村就有30多家养殖户,但如今仅剩牧冠乳业一家。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养殖行业压力倍增——奶牛饲料由原先的每吨3000元涨至4000元,甚至一度涨至5500元左右。但奶牛的饲料品质却不能降低,一旦连续5天吃不好,牛群的产奶量就会明显下降。同时,由于物流运输受阻,鲜奶极难储存,未经巴氏消毒的鲜奶极易发酸变质。
   尽管如此,疫情期间,牧冠乳业仍义无反顾地为市、区两级红十字会以及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6万余盒酸奶,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
  
  习以为常 全年无休备战
  
   连勇所在的基地养殖了近400头奶牛,按照年龄大小和产奶量可分为犊牛、育成牛、高产牛、低产牛和干奶牛等。每一种牛的喂养时间也不尽相同,高产牛每天要挤奶3次,会在挤奶后喂食,例如早上5点半挤奶后会在6点开始投喂草料,每过3个小时投喂一次,每天牛群共能吃掉10锅草料。
   虽然连勇从小看着牛长大,但真正工作起来却是另一回事,需要忍受难闻的气味和清粪、制料、拌料的飞沫。为此,连勇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开始配料、搅拌和投喂。
   全年无休无眠便是连勇工作的日常,身上溅上屎尿也很常见,最难的还是母牛产仔的时候,尤其是头胎母牛。胎位正不正?预产期是几号?这都是连勇提前就要了解的情况。
   随后,连勇准备好待产事宜,和兽医随时查看母牛情况。一番折腾下来,熬一宿是常有的事,只有“母女平安”他才能安下心来。另外,不管是奶牛有疾病还是机器设备出问题,都等不得,必须立刻解决,否则将直接导致产奶量下降。
  
  打破传统 智能升级提标
  
   挤奶是养殖基地的重头戏。为此,连勇为奶牛新建了明亮、干净、整洁的标准化挤奶厅,还为奶牛量身定制了脚垫。挤奶厅里设有28个鱼骨式卡位,奶牛排队进入卡位后,3名挤奶工先会以45℃的清水清洗乳头,之后每个乳头都会挤“三把奶”在地上,观察其性状是否正常,之后给每个乳头泡药浴杀菌,随后用小毛巾擦干。
   为了提高产能,连勇以100多万元的价格引进了这套以色列的挤奶系统。一方面,新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挤奶杯会在监测到适当的奶量和流速后,判断奶牛即将吸完奶,便自动掉落停止吸奶,减少奶牛乳房炎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随时监测着每头泌乳牛的情况。是不是发情或者流产,是否存在酮病、消化疾病、卵巢疾病,以及产奶量等数据都及时生成,一目了然。并且还能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远程监测,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如今,经过疫情的大考,连勇深知饲料短缺和受制于人的种种难处。他与家人商量后,投资300余万元流转了近600亩土地,打算自己种植全株玉米,降低饲料成本,延伸产业链。在解决牛群一年的口粮的同时,也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下一步,我将积极推进扩群,购入更多奶牛,在饲料、设备、技术上降低成本,实现节能降耗,提质提效,早日进入养牛界‘40公斤俱乐部’。”谈及未来,连勇自信满满。

PO R9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