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15日

助力高质量发展 健康山西建设开启新征程

本报记者 王钰钦
  
   9月14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了“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发布会,同时也是省卫生健康委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创造医改“山西模式”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武晋表示,目前健康山西建设已开启新征程。我省统筹“健康山西”战略布局,出台《“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并启动实施16个专项行动,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以及“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工作,连续7年举办 “万步有约”健步走激励大赛;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建成14个国家级、29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项目使68.15万人受益。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范畴,184万人受益,减轻负担6.3亿元。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我省以一体化改革“穿针”、三医联动“引线”、五项制度建设“织网”,创造了医改“山西模式”。
   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我省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全覆盖、改革立法、“三清单”管理、“5G+医疗”试点等做法形成聚合效应;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达到610元、320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以降药价为突破口,382种药品、75种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在我省落地,平均降幅50%以上,节约相关费用近40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全面推进分级诊疗,以医联体和信息化手段整合全省医疗资源,构建纵向医联体和托管式医联体62个,建立45个省级专科联盟,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上接城市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分级诊疗更加顺畅,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我省发展高水平公立医院,发挥山西白求恩医院、省肿瘤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引进“国家队”优质资源,用好省政府24项支持政策清单,加强“一轴四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打造公立医院发展新高地。
   实施“136”兴医工程,省级财政先后投入10亿元左右项目建设资金,10个领军专科申报省部级课题343项,开展关键技术231例,床位数净增加734张,病区增至55个;卓越医学团队创新发展,整合、新建77个亚专科,打造47个卓越医学团队,引进开发161项国际国内一流前沿医疗技术;扩大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年2.88人增长到2021年3.26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5.22张增加到6.57张;建成100个卒中中心、65个胸痛中心、50个创伤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服务覆盖100%的三级医院、90%的二级医院。
  
  健康扶贫交出优秀答卷
  
   在中医药强省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方案》,省人大立法通过《山西省中医药条例》,省政府成立建设中医药强省领导小组,统筹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中医医疗服务全覆盖,农业县中医医院覆盖率达到96.7%;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达到8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达到70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38个,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培训基地5个、传承工作室112个,获批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人,岐黄(青年)学者3人、全国优才26人、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68人,评选山西省名中医228人,培养省级中医优秀临床人才近400名;推进科技创新,获批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了3个重点研究室;所有县域完成中药资源普查,评选“山西名药”“十大晋药”,启动17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在加强科技人才短板方面,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共确定287个项目,资助经费6578万元。其中,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强医计划共57人,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共27个,医学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共26个,医学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共177项;委省共建“尘矽肺重点实验室”落户山西。
   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等,培训卫生技术人才23万余人次;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业基地10个,培训合格住院医生11340人,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8000余名;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7个,柔性引进院士专家30名;建成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
   在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福祉方面,免费增补叶酸惠及妇女521万人,免费“两癌”筛查惠及农村妇女232万人,为145万名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免费婚检40万对。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实施生育支持政策,全省依法注册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数达到1784个,提供托位数达71880个,建成母婴设施1562个。
   全省63.7%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299万老年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全力开展健康扶贫,58个贫困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慢病患者签约42.9万人,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90%左右,健康扶贫交出优秀答卷。
  
  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
  
   在会上,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就近十年以来,我省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进展与成效进行了介绍。
   十年来,全省法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较 2012年分别下降 36.5%、34.6%和17.5%;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布病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保持人间鼠疫零发生;累计完成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7799万余剂次;连续28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连续35年无白喉病例;麻疹、百日咳、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抽样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零携带。
   目前,我省已实现结核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县域全覆盖。结核病得到有效遏制,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艾滋病持续保持在低流行状态,发病连续多年在国家排名第23位。2021年全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2015年289.43/10万下降到219.9/10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43.5%;全省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5年7.14/10万下降到3.86/10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由2015年16.02%下降到11.8%。
   “三减三健”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现县级全覆盖,10年累计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3702个;连续7年开展了全省“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全人群死因监测和肿瘤随访登记实现县级全覆盖;10年累计监测慢性病重点人群79.42万人,筛查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高危人群115万余人;全省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335.04万人、糖尿病患者94.86万人;为167.84万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检查,为51.08万名儿童实施免费牙齿窝沟封闭,为12.23万名儿童进行局部用氟,口腔卫生健康宣教人群覆盖超568.94万人。
   全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在适宜水平,无新发克汀病。通过实施改水工程、落实改炉改灶及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措施,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由21.14%降为8.7%;无新发砷中毒患者;无新发大骨节病及克山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由2012年32家增加到214家,精神卫生专业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每10万人口1.72名增加到3.41名。近年来在太原、临汾、运城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为疫情防控大局作出贡献
  
   抗疫两年多来,山西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疫情冲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疫情防得住”方面,武晋介绍了我省好的经验做法。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确定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提速升级“早、快、准”防控处置措施,成功应对30多起疫情冲击,果断处置40多起风险事件,守住了不出现规模性疫情反弹的底线,交出了一份“感染人数相对较少、发展成效相对较好”的成绩单,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山西贡献。
   在平急一体建机制方面,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担任省防控领导小组“双组长”,高位推动、靠前指挥,累计召开103次省委专题会议,超前研判、周密部署。坚持“五级书记抓防控”,层层压实“四方责任”,各级指挥体系和机制专班始终保持激活状态。一旦发生疫情,领导靠前、扁平指挥,第一时间派出省级工作组,上下联动,合力处置。
   在因时因势调措施方面,针对病毒新变化和疫情防控新情况,及时动态调整政策措施,研究制定“防隐匿传播20条”“露头就打25条”“以快制快10条”“应对处置大规模奥密克戎疫情50条”,形成全链条综合防控矩阵。
   在关口前置防隐匿方面,扎紧多点触发监测预警、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社会面常态化核酸筛查“三道防线”。优化升级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全省登记备案健康管理员12.3万人,完善网络直报,线上线下联动,做到“逢阳即报、接报即查、先管后筛”。紧盯25个重点部门70个重点场所75类重点人群,认真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打造15分钟免费核酸“采样圈”,开展常态化核酸筛查,落实公共场所核酸查验工作。
   在动态清零提效能方面,强化“两项机制”,即强化“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分类管控”全链条工作机制,聚焦风险地区入晋返晋人员,落实“第一时间、第一落点”责任,做到快采样、快送样、快检测、快追阳、快流调、快排查、快转运、快隔离、快诊断、快报告“十快”。强化“露头就打、以快制快、并联推进、日清日结”处置机制,果断采取“整体封控、分区切割、划小单元、网格管理”策略,聚焦“四应四尽”,开展“清零”行动,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在高效统筹保民生方面,聚焦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构建“为民便民、保通稳链、服务经济”基本格局。强化社会治理,统筹做好生活保供、交通保畅、就医保需等民生工作。加强山西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保畅码一体化建设,数字化防疫服务推陈出新。坚持党建引领、兜牢网底、群防群控,发生疫情地区一半以上党政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打好有组织的人民战争。
   武晋表示,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借此机会,再次提示广大公众: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区域出行。确需出行的,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做好行程规划,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要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全省疫情防控贡献公民的一份力量。

KHTM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