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08日
《阳泉日报》记者张泉东

脚沾大地讲好“三农”故事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记者,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记录生活,传递时代声音,更是一名记者的初心和使命。作为阳泉日报的一名青年记者,张泉东以手中之笔、相机镜头,记录见证着时代变迁。她脚沾泥土讲好“三农”故事,练好内功争做全能记者,妙笔生花书写感人故事。张泉东的《七村抱团力挺半沟红薯》《娘子关村民“百鸟归巢”掀起创业热潮》《让“智车之城”成为阳泉新名片》等稿件,曾获得省、市新闻奖。
  
  脱下高跟鞋穿上运动鞋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张泉东,跟随着她的采访脚步,走访现场,感受她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张泉东原本喜欢穿高跟鞋,但在乡村振兴采访中被“三农”故事所感动。于是,她脱下高跟鞋,喜欢上运动鞋。“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多少有些强迫症。”张泉东笑着说。
   张泉东会定期清理微信朋友圈的发布内容。但她2019年发的《新型农民的“追绿梦”》一文,至今没有删除。故事讲述的是阳泉市张家岭村村民张拽生做大山 “儿子”,20多年辛苦造绿的故事。张泉东回忆说,她去采访张拽生时正值秋天,村里绿的、黄的、红的树叶深深浅浅,仿佛打翻了调色盘,十分好看。原来这里却是满目荒凉的大山和深沟。1999年,张拽生带着全家人走进了大山。3年时间,张拽生一家硬是在没有路的深沟和荒山间“造”出一条简易路。为了节水,张拽生沾满泥土的脸和头常舍不得洗。为了早圆“追绿梦”,张拽生在岭上利用一个地窑,再找些农作物秸秆,铺在地窑里建成了山上的一个“家”。冬季天寒地冻,钱都投资买了树苗,没钱买煤炭,张拽生就靠一个大盆烧柴草取暖。因为天冷,他晚上睡觉必须戴棉帽子,半夜冻醒了,就往盆里加一把柴草继续睡。
   就是从这次采访之后,张泉东喜欢上了穿运动鞋,也喜欢上了与农民打交道。
  
  记录驻村第一书记“大义”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张泉东对“三农”工作的理解更深刻了。
   那一年,张泉东的父亲被派到阳泉市峡掌村担任第一书记。每到周末,她都会去峡掌村看望父亲。有一年夏天,盂县下大雨冲毁了峡掌村的一段路。这是村里和外界连通的唯一道路。父亲着急向上级打报告,申请维修经费,但审批手续需要时间。父亲就先拿了准备给母亲看病的钱,购买了水泥、红土,租用挖掘机、铲车,还请了工人。5天时间,路修通了。
   “我当时挺不理解的,直到爸爸告诉我,如果当时妈妈需要手术,可以向亲朋好友借。但村民却没有这些条件。他们本来就不富裕,你让他们拿什么去修路?我作为村子的第一书记和一名党员,别说是先垫钱了,就是自己花钱去修这路也是应该的。”张泉东谈起此事,自豪感满满,她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父亲的举动同时也为张泉东打通了思路,她决定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去记录阳泉更多的“三农”故事。
  
  穿梭田间记录美好乡村
  
   在金秋世界的丰收现场、在充满科技感的大型展会现场、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现场、在每一个突发新闻的报道现场……近年来,张泉东深入乡村,记录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阳泉市西峪掌村,曾经的贫困村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村民一天比一天富裕。过去在外跑运输维持生计的娘子关村村民帅忠成回村开起了精品民宿,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从阳泉市小岭村白甘泉搬到冠山镇鹊山村的移民新居,王军明接受培训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生活有了奔头。在阳泉的广袤大地上,张泉东闻着稻香,穿梭于田间,感受着乡村的魅力,更感叹于科技为农业带来的便利。田间的大型机械化作业让过去一个月才能干完的活,缩减到了十天;一块块成行成片的稻田地在航拍无人机的镜头里,美得仿若一幅油画;听过“智慧农场”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今后的农民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控制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这些都在她的笔端记录下、宣传着,在镜头里展示着。
   当然,与其他职业一样,记者工作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但新闻工作的魅力在于每一个采访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内容,这也让新闻工作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张泉东说,这就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去迎接未知的挑战。每年11月8日这一天,是记者的节日,也是提醒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心里怀揣的初心和使命,身上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要成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志向,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