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30日
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本报记者 王钰钦
  
   11月29日,山西省卫健委召开山西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新闻通气会。会上,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宋猛介绍全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情况,山西省白求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许建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阴怀清就近期我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问题答记者问。
  
  流感进入冬季高发期
  
   宋猛指出,从我省来看,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积极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2月初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实现平稳转段;4月中旬开始,受奥密克戎XBB新变异株及人群免疫水平消长因素影响,我省疫情出现波动上升;5月底,疫情出现小高峰;进入6月中旬,连续9周持续下降;8月上旬,全省疫情又有小幅反弹,自9月中旬以来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目前,我省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认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目前,我省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和流感样病例检测阳性率连续5周呈现上升,以甲型H3N2亚型毒株为主,流感活动水平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已进入冬季高峰期。
   针对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宋猛介绍,我省将通过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在持续开展疫情动态监测预警方面,统筹做好新冠、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对网络直报、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实验室检测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利用,动态掌握流行趋势、病毒变异、医疗资源使用等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研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做好应对准备。
   在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方面,加强养老、托幼、学校、社会福利等机构以及空间密闭场所防控,督促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指导托幼机构、学校落实好晨午检、健康教育、卫生消毒、因病缺勤缺课追踪与登记等制度,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风险,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强化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不断优化接种服务,保障接种安全,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在持续强化科普宣教方面,持续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开展新冠及其他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要保持科学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公众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室外活动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全人群都可使用,重点推荐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和婴幼儿等感染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重点推荐60岁以上的老年人、18至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感染高风险人群接种。
  
  患儿家长自行给孩子服药不可取
  
   “冬春季儿童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由外在环境、免疫功能差、生活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阴怀清介绍,据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主要流行的病原体不同:1—4岁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认为,近期我国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此外,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夏秋季流行,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剧烈、阵发性、刺激性的干咳,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与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上儿童,但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而学校和幼儿园人群密集程度较高,病原体容易较快传播。此外,支原体肺炎感染潜伏期相对较长,通常为1周至4周,病原体的携带者、患病者都具有传播性,交叉感染机会多。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都会发生肺炎,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重症。一般预后良好,不会留有后遗症。近三年,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结合肺炎支原体自身有其流行的规律,每3年至7年出现周期性流行。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呈流行趋势。
   流感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相关肺部体征,高热、乏力、头疼、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影像学与支原体肺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呼吸道标本检测比较重要,通过检测抗原和核酸可以区分不同的病毒类型”。
   阴怀清提醒,无论何种病原体感染,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则需及时就医: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者出现高热;发热过程中伴有精神差、嗜睡等;剧烈咳嗽甚至喘息,影响到孩子正常生活和学习。
   针对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后怎样合理用药和如何预防的问题,阴怀清指出,一些患儿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头孢霉素类药物,这种做法不可取。目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不少,但从整体来看,病毒仍然是当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阿奇霉素、头孢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加之儿童年龄小,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滥用药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处方药,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阴怀清特别提醒家长:给孩子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把体温降到正常,而主要是减轻孩子的不适,让孩子安全而相对舒适地度过发热期。所有疾病都有一个恢复过程,尤其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来说,通常情况需要3至5天。
  
  重点人群要积极接种相关疫苗
  
   许建英介绍,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尤其北方温差比较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根据监测结果看,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甲乙流)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在临床上也发现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同时由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被感染,部分患者疾病可以迅速进展恶化。例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疾病,或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例如各种正在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等。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全身不适、精神食欲不好,或者有胸闷气短等症状,特别是近期家人有类似不适者,建议及时就医。”许建英说。
   针对目前应该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问题,许建英建议:外出时坚持戴口罩;室内定时通风;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等重点人群要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如果已经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