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1月24日
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员会

建立山西碑刻文物保护数据库

  本报记者 田凤凤
  
   山西是碑刻保存较为丰富的省域。山西现存的碑刻年代久远、序列完整、数量庞大,其中多有精品名扬海内外,支撑了山西区域社会史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及研究。
   现存最早的有运城市临猗县和忻州市繁峙县的东汉碑碣,魏晋渐多,尤其是宋辽金元时期的碑刻在同期全国数量领先,见证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随处皆有。现存1949年之前的碑刻,至少有4万通以上。时代以明清及民国最多,宋金元及之前朝代的数量也有不少,远远超过外省同期现存者。大致由北往南越来越多,最主要集中在晋东南的长治、晋城,晋南的临汾、运城以及晋中。这些碑刻内容包括墓志、水利、修建寺庙宫观、修桥造路、祭祀演戏、村规民约、教育,以及造像、摩崖、经幢和部分墓碑。
   本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好转,民众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作为文物的碑刻及艺术品、研究资料的碑刻拓片受到文化艺术界较大关注,收集收藏碑刻及碑刻拓片、售卖碑刻拓片曾风行一时,不少碑刻被民间私下交易,流存于私家、异地,造成了碑刻保护及利用一定的尴尬局面。为了预防碑刻丢失及多次捶拓造成的损害,不少地区将珍稀碑刻外置金属框架及玻璃罩予以封闭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也带来了欣赏及利用的不便。拓制碑刻时,只拓碑阳不拓碑阴,或者碑阴文字不予著录,造成碑文信息的严重缺失。
   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员会建议,碑刻均属于文物,不可再生,对偷盗、倒卖碑刻者要依法追究责任,严重者严惩不贷。加强对拓碑的监管,实行审批捶拓。对私自捶拓者加强监管,对违反者依法依规处理。保护性征集碑刻过程中要经过审批,将每通碑刻登记造册,建立碑刻档案,标注详细信息。为便于随后的研究利用,尽量将碑刻置于原址或原址附近妥善保管,即便集中存放,也要将同一处的碑刻放置在一起。充分发挥现存碑刻对传承发展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价值,对全省的现存碑刻开展拉网式普查、拍照、登记数据,一碑一档,摸清家底。建立山西碑刻图像、文字数据库,便于长久保存数据及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