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让梦想在舜乡大地放飞
本报记者 李云霞
1996年8月出生的丁宇,是垣曲县新城镇人,现为垣曲县凌致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9年3月,丁宇回乡创业,创办了垣曲县凌致园艺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成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特色多肉植物种植企业,同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选项目找资金 梦想起航
2018年7月,丁宇从运城学院舞蹈专业毕业,先后在云南勐巴拉纳西歌舞团从事舞蹈专业工作、在贵州荔波县大剧院当演员领队。丁宇说,那段日子,他每天都在排舞、练舞、演出,虽然辛苦,却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宇听朋友说云南的多肉植物生意非常火爆,喜欢的人很多。
“多肉植物是啥?”虽然丁宇对其一无所知,却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便开启了云南的考察之旅。通过考察,他了解到,多肉植物确实前景光明,其凭借迷你的身材、肉乎乎的萌相,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并出现了不少的“多肉玩家”“多肉粉”。
可是多肉植物的品种有几千种,而且主要在云南亚热带气候中生长。“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适宜种植多肉植物吗?”丁宇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带着这个问题,他相继前往了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进行考察,并得出多肉植物可以在北方种植的结论。
取“经”归来,丁宇的心里立刻亮堂起来:老家垣曲县灵山秀水,正是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天堂,再加上“有爱好就有市场”的动力,丁宇做出了种植多肉植物的决定。
项目确定了,资金从哪儿来?
当时的丁宇身无分文,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妹妹还在上学。创业需要二三十万元,这对于毕业不久的他来说,压力巨大。于是,他来到当地的人社局,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人社部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随即协调银行、扶贫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为他办理了20万元的无息贷款。
建基地促就业 梦想放飞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丁宇就开始积极选种植基地。他多次到王茅、长直、皋落等乡镇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多家比较后,最终选择了皋落乡皋落村的鼎诺专业合作社。
一开始,丁宇租了2个大棚发展多肉植物种植,之后租了3个大棚,慢慢地租了5个大棚。其间,他从外行到内行,从一窍不通到成为行家里手,什么时候开始打药,什么时候开始修剪,丁宇都一清二楚。丁宇感慨,伴随着汗水、泪水,种植基地得到了健康发展,心中虽苦犹甜。
发展过程中,丁宇渐渐感到,一直租大棚不是长久之计,租赁费用和用水问题等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经多次考察、测算,最终,丁宇决定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选定了有着“三晋迎春第一花”美誉的岭回村,希望自己的“多肉种植”随着灼灼艳丽的桃花而誉满三晋。
2020年7月,丁宇投资80万元在岭回村新建了3座钢架日光大棚;2021年7月,又新建4座大棚,建立了多肉直播大棚与多肉超市。截至目前,已建成了占地34亩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以批发、零售、直播等方式进行量产量销,成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特色企业。多肉植物主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可达50万元。
企业发展的同时,丁宇也不忘回馈社会。他积极吸收当地脱贫户来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这些务工人员都是年龄偏大、家里走不开、老弱病残等,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既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丁宇介绍说。
近5年的创业历程,让丁宇从最初的门外汉到如今业内的多肉种植“专家”,其间所经历的苦,可想而知。创业的坚定与成功,让丁宇收获了 “垣曲县政协委员”“垣曲县青年先锋”等荣誉。对于未来,丁宇表示,一定积极履职,继续努力做优做强企业,使之成为垣曲的名片,也更有信心以多种方式投资家乡、回报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