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3日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煤矿通风管理部通风二队班组长张冬

严谨细致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本报记者 毛明辉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煤矿通风管理部通风二队班组长张冬,出生于1992年,高级工。在千米井下的潮湿与黑暗中,他把青春献给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通风系统,牵头提出的多项改进方案落地见效,不仅让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更筑牢了安全防线,让井下作业环境更可靠。

扎根一线十四载 从“新兵”到“技术大拿”

  14年前,刚踏入煤矿通风战线的张冬,还是个对井下设备一窍不通的“新兵”。如今,作为通风班组长的他,早已成了同事眼中能“看透”井下空气的“技术大拿”。
  在千米井下的潮湿与黑暗中,张冬把青春献给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通风系统。他每天穿梭在巷道间,记录着风压变化、分析着瓦斯数据,对每一台风机、每一段风道的“脾气”了如指掌。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他牵头提出多项改进方案并落地见效,不仅让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更筑牢了安全防线,让井下作业环境更可靠。
  多年来,张冬个人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逐步沉淀为组织能力,使得他成为集团的技能标杆,在各类竞赛中演绎传奇。从集团公司到晋城市职业技能竞赛,再到“陕煤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他一路过关斩将,将瓦斯检查工项目的各类奖项收入囊中。特别是在2024年8月举办的“陕煤杯”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从113名参赛选手里脱颖而出,荣获瓦斯检查工特等奖。

临危不乱显担当 用经验筑起“安全墙”

  对于煤矿工人而言,瓦斯异常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而张冬的一次果断处置,让险情化险为夷。
  那天,张冬在检修期间切换风机时发现,由于风机故障导致工作面出现临时停风,工作面瓦斯已经由0.10%上升至0.30%。多年的经验让他敏锐察觉到工作面瓦斯浓度的细微异常——“不对劲,这气味、这流速,肯定有问题!”没有丝毫犹豫,他一路奔跑找到带班人员,要求13个正在作业的矿工立即撤离。
  对于张冬的预警,带班负责人解释说:“临到下班了,突然停风了,我想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我们把工作面清理好再走。”“别干了,快撤,一旦瓦斯上升到2%-5%,就会有缺氧或者爆炸风险,到时候就出大问题了。”在他的强烈坚持下,工作面所有人员及时撤到进风巷道,向调度汇报情况后,他监守在盲巷口,不让任何人员进入,风机故障排除后按规定进行了排瓦斯,直到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才恢复了生产。
  这场教科书式的应急处置,因张冬的果断与专业,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通风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多一分细心,工友就多一分安全。”这是张冬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奖章与荣誉是对他的肯定,更是责任,未来,他仍将带着这份担当,在井下续写属于青年工匠的坚守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