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3日

驻村工作队风雨无阻 四季交替书写助农情怀

本报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石艳芳 王涵钰

  石艳芳作为山西移动左权县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初到柴城村时,连绵山峦间错落的村落、淳朴的村民,尤其是年长的乡村守护者,让她心中的使命感悄然萌发。两载春秋,她扎根于此,与村干部同甘共苦,和村民并肩前行,四季流转间,留下了一段段温暖的助民故事。

春之耕耘:樱桃园里学农技

  石艳芳5月到达柴城村时,恰逢采摘季,春日阳光洒满大地。她跟着村里的樱桃种植能手赵虎年大爷,走进他的樱桃园开始学习劳作。赵大爷说:“樱桃里面红得发紫、蒂部带绿的最甜。”在赵大爷的指导下,石艳芳开始轻捏樱桃蒂拧摘,起初生疏,常带下叶子,赵大爷耐心安慰道:“别急,得轻手轻脚,这活跟哄孩子似的。”劳作间隙,赵大爷会分享樱桃树的养护技巧:哪些枝条结果多、如何施肥浇水,石艳芳会认真倾听并详细记录,想要在技能培训班上分享给更多村民。正午时分,两亩地樱桃成功摘完,石艳芳在树荫下歇脚,听赵大爷讲村史,感受着乡村的质朴美好。

夏之帮扶:田间助收解民忧

  盛夏已过,金秋将至,石艳芳在走访中得知,王大娘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年事已高,田里的玉米和红小豆成熟却无力采收。了解情况后,她第一时间与第一书记王海燕、队员高靖国商量,决定一起帮忙抢收庄稼。大家边干活边唠家常,正午太阳正烈都未曾懈怠,想着赶在天黑前把粮食全部抢收回去。王大娘看着院子里的粮食,感动得眼眶泛红,对着摄像头说:“儿子,别担心了,小石他们都帮妈收好了”。

秋之解忧:助销农品暖民心

  秋日的村庄满是丰收的气息,农户李叔家却愁云密布,询问得知,今年新榨的100多斤核桃油还没找到销路。石艳芳查看油桶,油色澄亮,闻着有淡淡清香,是纯正农家自榨油。“李叔,别着急,咱们线上线下找销路。”她一边安慰,一边用手机拍下油桶和榨油时的照片,发往微信群,同步联系镇上餐馆询问批量采购事宜。
  当天下午便迎来好消息,微信群里有村民订了7斤,餐馆的朋友订了80斤。告知李叔这个消息后,他瞬间精神起来,忙着找油壶分装,不停地念叨“多亏小石帮忙”。看着李叔满脸喜悦,石艳芳心里也暖暖的。

冬之关怀:寒风送暖显真情

  寒冬,天空飘着小雪,寒风裹着雪粒刺骨。石艳芳裹紧外套,提着给残疾人原大姐的御寒棉衣,快步前往她家。听到敲门声,原大姐拄着单拐慢慢开门,热情招呼石艳芳进屋烤火。“多亏政府,残疾补贴按时发,还送了煤,日子过得踏实。”原大姐满是感激地指着墙角刚编好的草垫,说闲时编个换点儿零花钱,日子不无聊。
  临走时,石艳芳帮原大姐调测了路由器,原大姐非要塞给她几个烤红薯。握着温热的红薯返程,雪虽在下,但心里却暖暖的。对于山西移动左权县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成员来说,村民的开心和肯定就是对工作队最好的褒奖,希望送上的暖意可以帮助他们抵御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