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十四五”法治建设成绩亮眼
成功跻身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本报记者 李茹霞
10月21日,晋城市召开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晋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彦虎及相关负责人围绕“十四五”期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成效、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行政复议改革、行政执法监督、公共法律服务等重点内容作发布,并回应媒体关切。
“十四五”期间,晋城市司法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动法治建设实现全方位突破。在体制机制层面,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体系,晋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66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法治工作,出台“一规划两纲要”,在全省率先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式”管理,开展261期“局长讲法”活动,以“督考一体”压实法治责任。立法与服务发展深度融合,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等4部政府规章,审核涉法文件613件,率先开展“无证明城市”改革和“企业安静期”试点,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26.4%,更出台263项“包容免罚清单”,让行政执法兼具“力度”与“温度”。
发布会重点通报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据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最高规格荣誉,晋城市自2022年确立“三年两步走”目标以来,统筹45家市直部门及6个县(市、区)对标9个方面100项指标攻坚,2023年以全省第一创成省级示范市,2024年7月通过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评估,9月成功上榜全国示范市公示名单,成为历次创建中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非省会地区,即将摘得法治领域“金字招牌”。
针对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公共法律服务等社会关切问题,发布会逐一回应。行政复议方面,晋城市作为全省改革先行示范市,2021年底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复议职权集中行使,“十四五”期间办理案件1894件,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倍以上,80%以上案件实现案结事了,20%以上通过调解和解化解,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378件。行政执法监督上,晋城市司法局严把“源头关”“监督关”“实效关”,梳理行政执法“两个清单”,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抽查评查案卷2682件,纠正违规案件967件,探索“综合一次查”“一业一查”模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晋城市坚持“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服务”,建成1792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所),连续六年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设立16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十四五”期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347件,入村(社区)服务44591次;同时定向服务企业,推动“赋强公证”“法治体检”“法律托管”等举措,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1171条,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感受到法治获得感。
傅彦虎表示,下一步,晋城市司法局将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持续深化法治晋城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