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本报记者 李茹霞
  10月29日,晋城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调查监测、空间规划、耕地保护、要素保障、生态治理、改革服务六大领域,发布“十四五”期间工作成果,同时就城乡规划引领、土地要素保障、不动产登记便民、林草建设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据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市自然资源家底持续精细,截至2024年年底,耕地面积296.87万亩,林地面积748.11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煤炭查明资源量312.2亿吨,煤层气地质储量6141亿立方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率先获批,787个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构建起“两环两带三区、一核四级多廊”的开发保护格局,同时完成总投资1162亿元的172个城建项目。
  在民生与发展保障方面,全市严守292.39万亩耕地保护红线,推行四级田长制,实现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累计获批新增建设用地5.297万亩,保障太焦城际铁路、晋阳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落地,同时通过“用地用林合并审批”“审批权下放”等改革,将市级项目审查时限压缩至7天。不动产登记服务更是亮点纷呈,19.3万群众告别“住而无证”,32.35万宗农村宅基地完成确权,“房证同交”“带押过户”“跨省通办”等举措落地,19.7万笔业务实现“掌上办”。
  生态建设领域,林草事业成效显著。全市构建四级林长体系,连续三年林长制考核全省优秀;以“两河两高一路”为重点完成造林9.5万亩,建设森林乡村92个,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发展干果经济林18.5万亩、林下经济及森林康养基地50余个,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42.8亿元,1988名生态护林员获得管护工资,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统筹资源保护与利用,在林草提质增绿、要素精准保障、民生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为晋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自然资源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