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引言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深化改革与社会责任践行的双重任务,精神文明创建是国企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国企凝聚力塑造的关键,二者融合对国企发展意义重大。加强两者融合,能为国企提供精神支撑与价值指引,解决部分国企存在的文明创建与价值培育脱节问题。
一、党建引领铸魂,以红色基因激活融合引擎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度融合的根本政治保障。
一方面,国有企业可构建“党建+红色教育”联动机制,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鲜活教材,通过整合企业发展史中的红色事迹、革命老区的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打造沉浸式、场景化的红色教育体系,通过深入挖掘企业红色历史脉络,创新展示形式与互动方式,加强精神传承与文化认同,构建富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教育平台,让职工在亲身感悟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另一方面,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职工的实际行动,例如国有企业可围绕“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观主题,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社区帮扶、公益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职工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时将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使党建引领下的价值实践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支撑,激活两者融合的引擎。
二、文化浸润赋能,以场景化载体厚植价值根基
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需依托场景化文化载体,通过文化浸润为两者融合厚植坚实根基。
其一,打造企业内部“价值文化场景矩阵”,围绕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维度,在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等场所设计差异化的文化场景。例如,在办公区设置“创新文化走廊”,展示职工的创新成果与核心价值观中“创新”理念的对应解读,张贴职工创新案例与感悟;在生产区打造“安全文化驿站”,将“敬业”“安全”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生产安全规范相结合,设置安全知识解读展版、职工安全承诺墙,让职工在工作场景中随时接触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时将场景化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的环境建设指标,确保价值理念通过场景自然浸润。
其二,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结合企业特色与核心价值观内涵,设计互动性强、体验感佳的文化活动。例如利用微电影形式展现企业发展历程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事件,组织职工通过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感悟”先进事迹,感受价值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举办“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节”,开展情景剧表演、书画摄影展、故事分享会等活动,鼓励职工将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转化为文化作品,在体验与创作中深化价值认同,实现文化浸润与价值培育的同频共振,厚植融合根基。
三、典型示范引领,以榜样力量构建价值认同共同体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过程中,以典型示范作为重要抓手,以榜样力量凝聚职工共识,构建价值认同共同体,推动两项工作协同发展。
一方面从不同岗位、不同层级挖掘与核心价值观各维度相契合的典型人物与集体,在基层一线挖掘“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重点宣传其在岗位上坚守初心、精益求精的工作事迹,展现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内涵;在管理岗位培育“创新担当先锋团队”,讲述团队在改革发展中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故事,体现“担当”“创新”的价值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进行立体化宣传,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设立“典型事迹宣讲会”,使职工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增强价值理念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另一方面引导典型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职工共同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提升。例如组织典型成立“价值实践工作室”,针对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攻关,如“科技创新服务小组”“诚信服务宣传小组”“绿色生产实践团队”等,吸引职工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榜样精神;还可推行“榜样带教”制度,让典型与青年职工结成对子,在工作中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传递价值理念,将榜样力量转化为职工的行动自觉,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榜样、践行价值、共创文明”的良好氛围,构建起坚实的价值认同共同体。
四、制度保障护航,以长效机制巩固融合成果
为确保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工作持续推进、成效稳固,需建立健全系统化、常态化的制度保障体系,以长效机制为两者融合保驾护航,避免融合工作流于形式。
首先,制定融合工作专项考核机制,将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要求细化为具体考核指标,融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考核体系。例如,在考核指标设计中,设置“价值理念融入度”指标,考核各部门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如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标准是否融入“诚信”“敬业”要求,各窗口部门的服务规范是否体现“文明”价值、营销部是否体现“顾客至上”的价值。
其次,建立动态优化与反馈机制,及时回应职工需求与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融合工作策略。例如国有企业可定期召开“融合工作座谈会”,邀请职工代表、基层管理者、外部专家共同分析融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搭建线上反馈平台,鼓励职工随时提出意见建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修订融合工作方案,优化活动形式、完善制度内容,通过动态优化确保融合机制始终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巩固融合成果,实现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期协同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需依托党建引领激活动力、文化浸润厚植根基、典型示范凝聚共识、制度保障巩固成果等四大路径相互支撑形成融合体系。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秦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