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14日
阳城县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教研组组长张松松

躬耕杏坛 用足球与汗水浇灌少年成长

本报记者 李茹霞

  从乡镇中学坑洼的水泥操场到县城小学葱郁的绿茵场,阳城县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教研组组长张松松以足球为媒、以汗水为墨,用12年时光书写着体育育人的初心答卷。

用成绩筑牢教育起点

  2013年,大学毕业的张松松进入了阳城县东冶镇初级中学工作。该校的体育条件算不上好:操场是坑洼的水泥地,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学生们的体育基础更是参差不齐。他没皱眉,而是对学生说:“体育不是‘副课’,是让身体和意志一起变强的课堂。”
  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张松松每天清晨都会带着初三学生练习中考体育三项。那些年的清晨和傍晚,操场上总少不了他的身影。这份努力换来了亮眼成绩:从2014年起,该校中考体育平均分连续4年稳居全县前三,成了乡镇学校的“体育黑马”。
  在2016年阳城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开赛前期,张松松带着男生从零开始。决赛中,学生们靠着默契配合拿下了初中组技巧赛第二名。颁奖时,平时严肃的张松松红了眼眶——这是这所乡镇中学第一次在县级足球赛中捧起奖杯。
  2017年,张松松调入东冶镇中心学校后,又开始备赛全县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他从选队员开始:跑得稳练短跑,耐力好练中长跑。在2018年的运动会上,当接力赛的最后一名学生冲过终点时,该校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捧回了“校长杯”——这是该校首次在县级田径赛事中拿冠军。当学生们把奖杯递到他手里时,他把奖杯举过头顶:“这是你们的奖杯,是东冶镇学生的底气。”

用拼搏书写逆袭传奇

  2020年,张松松调入阳城县实验小学。他又给自己出了道难题:组建女子足球队。那时,该校的足球社团只有男生踢,女生见了足球都躲。他拿着足球去各班“招兵”,有个女生怯生生地问:“老师,女生踢足球会不会太野?”他把球塞到该生手里说:“跑起来试试,你们比谁都飒。”
  2023年的县足球比赛中,这支刚组建一年多的队伍竟闯进决赛,对手是拿过两届冠军的老牌强队,在决赛上半场以1∶4落后,中场休息时,张松松给姑娘们打气:“不要管输赢,拼了才不会留遗憾。”下半场中,大家奋力拼搏,最终以3∶4落败,姑娘们都蹲在场上掉眼泪时,张松松却蹲下来帮她们擦干泪和汗:“你们跑了50分钟都没掉队,这就是赢。”
  从那之后,操场成了张松松和姑娘们的“第二个家”。2024年的县赛再遇老对手,姑娘们憋着一股劲,半决赛中以9∶1击败对方,将之前的遗憾变成了成长动力;决赛中,遇到了另一支强敌,50分钟内战成1∶1平,只能靠点球决胜。轮到门将王佳彤扑球时,她突然回头看向张松松,他给了肯定的眼神。最终,王佳彤门线扑点绝杀对手,球队以4∶3夺冠!姑娘们抱着他又蹦又跳,看着晒得黝黑的姑娘们,他想起了她们刚入队时怯生生的样子。后来,这支队伍在市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回校那天,全校学生站在走廊上为他们鼓掌,低年级学生拉着她们的球衣说:“以后我也要进足球队!”
  女足的突破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最近两年,在张松松的推动下,阳城县实验小学的体育活动“遍地开花”。每次比赛,操场上总会挤满加油的师生,队员们追着球跑、为队友加油的样子,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

在成长路上始终“向前冲”

  作为90后党员教师,张松松总说:“要给学生做榜样,自己得先跑得快、站得稳。”2023年,学校政教处人手紧张,校领导找他谈话时,他不仅带着足球社团,还兼着田径队的指导工作,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党员,学校需要就得上。”从此,张松松更忙了:白天处理各种材料、查课间操纪律、中午管理学生午餐午托情况,下午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他的努力换来了认可: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教练”,2024年获评“阳城县教学能手”,2025年,赴中国足球学校学习,考取了D级足球教练员资格。
  从乡镇学校到县城学校,从中考秒表到社团哨声,12年里,张松松带过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如今,他带的第一届乡镇学生有的已成了体育老师。操场边的白杨树又长高了,张松松站在跑道旁看着学生们奔跑。他说:“体育老师不只是带学生玩,是用运动教会他们‘拼到底、不放弃’。”未来,张松松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