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14日
“十四五”交出高分答卷

晋城全力打造能源革命领跑城市

本报记者 李茹霞

  11月1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晋城市能源局专场举行。晋城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天明携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晋城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并就煤炭转型、电力升级、煤层气发展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晋城能源规上工业产值实现翻倍增长,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与“硬支撑”。
  牛天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晋城市坚定不移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建设能源革命的领跑城市”目标纵深推进改革,能源发展实现全方位跃升。经济贡献方面,全市能源规上工业产值从“十三五”末的831.7亿元增至2024年底的1879.5亿元,增幅达125.9%;能源产业增加值提升至985.2亿元,增幅87.2%,为全市贡献了约50%的GDP、60%的工业产值、70%的税收和8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夯实是晋城能源发展的突出亮点。“十四五”期间,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从9221.5万吨标煤提升至11474.9万吨标煤,增幅24.4%。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晋城原煤年产量从1.19亿吨增长至1.48亿吨,煤层气地面利用量从35.9亿方提升至54.8亿方,增幅52.6%,产量增量连续领跑全省;电力装机规模新增311万千瓦达919万千瓦,外送电量稳定在160亿度以上,“煤、气、电、新”多能协同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在产业转型领域,晋城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抓手,推动能源产业焕发新活力。煤炭行业累计建成41座智能化矿山和41座绿色矿山,先进产能占比高达97%,超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兰花玉溪、伯方等煤矿入选国家工信部5G工厂名录,41座智能化煤矿实现产能占比65%。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3.59%,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建成充电站1009座、充电桩12553个,桩车比1∶5.7位居全省第一。
  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成为转型重要突破口。“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140亿元,新增钻井2400余口,建成全国勘探程度最高、利用最成熟的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年产量连续多年全省第一。输气管网实现城乡和园区全覆盖,液化能力占全省四成以上,瓦斯发电装机达68万千瓦,形成“上游增储上产、中游互联互通、下游高效利用”的完整格局。
  节能降碳工作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万元 GDP 能耗累计下降16.1%,超额完成省定目标,降幅全省第二;以年均2.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7%的经济增长,“1+8”用能预算化管理模式获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天泽煤化工、华昱公司等企业成为行业能效标杆,重点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达40%,超省定目标10个百分点。
  民生能源服务持续升级。城乡居民气化率超95%,城市和县城清洁取暖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达81%,国家清洁取暖试点绩效评价获评优秀。“统建统服”模式有效破解高层住宅充电难题,全省唯一国家级V2G充换电一体站落地运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能源发展的民生温度。
  展望“十五五”,晋城市能源局将持续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煤炭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打造能源革命领跑城市和能源强市,为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注入强劲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