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27日
太原中铁轨道交通“客雁先锋”青年突击队

青春力量守护城市“地下动脉”

本报记者 郭丽菲 通讯员 刘斌

  他们追求卓越,打造“兴相伴”服务品牌,推出多项便民举措,温暖服务每一位乘客;他们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临危不乱,精准施救;他们铁肩担当,冲锋陷阵,勇当“排头雁”;他们向上向善,募集善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上,一支名为“客雁先锋”的青年突击队,以“中国建造、铁肩担当”为使命,用青春与热忱守护着城市的“地下动脉”,成为三晋大地轨道交通战线上一张闪亮的“青春名片”。

雁阵高飞 凝聚服务合力

  “客雁”取意如候鸟般忠诚坚守、四季护航,既传承了中铁电气化局“电化红雁”党建品牌的红色基因,又融入了“团结协作、奋斗进取”的团队精神。青年突击队以“先锋”为号,践行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的企业使命,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出“兴相伴”服务品牌。
  他们以“用心、暖心、爱心、贴心”四心服务为抓手,推出无障碍预约、爱心接力、急救药箱等便民举措,累计解决乘客出行诉求1200余条。针对高峰拥堵,创新设计“潮汐通道”“快进快出”方案,使单站通行效率提升40%,让地铁出行既高效又有温度。

全链响应 构筑救援防线

  2024年6月16日,太原地铁2号线晋阳街站有乘客突发心脏骤停。队长赵嘉楠3分钟内联动龙兴街站、龙城公园站组建救援链。在龙城公园站站台,她跪地实施心肺复苏8分钟,配合AED两次除颤,终使乘客恢复心跳。
  全线车站均配备有AED,定期组织员工参加AED急救培训,提升员工的急救技能。这不仅是个人急救技能的体现,更展现了青年突击队“全链条响应、多站点协同”的应急处置机制。
  事件发生后,突击队开展专项复盘,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全员培训教材,形成“救援一人、提升一片”的裂变效应。通达街站员工苏彤深受启发,认真掌握急救技能,在之后遇到昏迷的乘客时,用类似的方法成功施救。二人的事迹被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好评如潮,获得太原市见义勇为二等奖。
  从队长赵嘉楠的挺身而出,到全体突击队队员的经验共享,再到车站员工的学以致用,这一系列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彰显了强大的榜样力量,让爱心与责任在地铁站内接力传承。

急难险重 彰显铁军本色

  面对“演唱会经济”“跨年大客流”等新时代考题,“客雁先锋”以创新与担当交出一份份高分答卷。
  2024年12月31日跨年夜,太原地铁2号线客流创历史新高,长风街站迎来进出站客流总量达4.9万人次的客流高峰。青年突击队创新采用“五位一体”机制、“铁马矩阵分流”法,8名队员闻令而动,青年突击队队员闫娜连续坚守岗位17个小时,统筹协调6个重点岗点的21名支援人员,直至最后一名乘客安全离站。
  2024年7月28日,太原突降暴雨,青年突击队队员袁媛通过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南中环站B2结建口积水,值班站长冯慧港带领队员5分钟内完成防洪挡板架设,成功拦截蔓延积水,保障了设备安全和乘客通行。

延伸服务 传递城市温度

  “客雁先锋”的创新远不止于站内。他们还实施“1+”专项帮扶计划,为48名大龄孤独症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交能力提升服务。2024年2月,他们联合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在长风街站开展义卖活动,吸引3424人次参与,筹得善款近6万元。
  这些举措让“客雁先锋”品牌成为太原助残服务新名片,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突击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截至目前,“客雁先锋”青年突击队所辖长风街站获评中国中铁优秀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太原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南中环站荣获中铁电气化局青年文明号。队长赵嘉楠获“全国铁路向上向善好青年”“太原市见义勇为二等奖”,7名队员获公司级“明星员工”称号。
  从晨光初照到繁星满天,从防汛前线到跨年现场,“客雁先锋”如雁阵高翔,以“人民地铁为人民”的初心,在并州大地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