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为笔绘就“黑色黄金”产业新蓝图
本报记者 高静 通讯员 马利芳
碳素,被誉为支撑冶金、新能源产业的“黑色黄金”,更是太谷区工业经济的硬核支柱。在环保政策趋严与产业高端化转型的双重考验下,太谷农商银行以本土金融主力军的担当,通过常态对接、优化服务与资源倾斜,累计投放2.3亿元精准滴灌碳素企业转型升级,为碳素企业注入发展动能,让“黑金”产业在转型赛道上强势崛起。
一线走访摸实情打通银企信息壁垒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环保设备升级需要千万级投入,资金链一直绷得很紧。”山西恒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道出行业共性难题。
该企业作为省重点企业,历经多次环评改造验收,每一次设备改进升级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且随着碳素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石墨电极供不应求,流动资金多次受到影响。
太谷农商银行在“深耕本土、聚力赋能”活动中了解到这一需求后,第一时间对辖区所有的碳素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深入企业生产车间查看经营现状,与管理层座谈分析转型痛点,结合财务报表精准测算资金缺口。通过一周的走访调查,全面掌握企业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及信用状况,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户一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这种“沉浸式”走访调查模式,打破了银企信息壁垒,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
精准服务强供给激活绿色升级引擎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太谷农商银行主动锚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深度联动区域内碳素企业共探转型新路径。聚焦企业转型关键环节,精准对接材料绿色采购、低碳技术研发、环保设备更新等核心需求,提供覆盖信贷支持、资源整合、合作对接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企业转型中资金缺口、技术瓶颈、资源分散等痛点,协商具体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碳素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太谷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山西三晋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顺利启动浸渍二焙扩建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太谷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与企业进行市场评估考察,结合企业需求优化信贷资源供给,从政策解读、产品适配、服务升级等方面多维度提供全流程支持,帮助企业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绿色焙烧技术”,实现生产效率与环保水平双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量已突破5.8万吨,不仅稳固了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网络,更将产品远销印度、加拿大及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绿色转型的赛道上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模式创新强支撑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太谷农商银行以点带面,将成熟服务经验系统复制推广至整个碳素产业。为破解行业共性难题,主动联合地方政府搭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平台,精准锚定碳素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创新推出“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与企业一同研究人才引进、技术改造及市场拓展等,有效破解企业转型发展瓶颈。
今年是太谷区腾飞碳素有限公司转型攻坚期,却因购置原材料陷入资金瓶颈。太谷农商银行凭借该企业“专精特新”资质及多年良好信用记录,在原有授信基础上提额4000万元,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审批专班,推行尽调、评估、审批“三同步”流程,最终实现资金快速到账,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同时,太谷农商银行持续深化与该企业的长久合作,不仅聚焦现有业务赋能,更助力企业突破传统业务边界,依托金融资源整合与行业信息对接优势,支持企业从冶金、化工、电子等传统核心领域,稳步拓展至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成功打开市场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