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27日

事关电梯安全 山西发布两项合规指南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电梯维护保养合规指南》与《电梯自行检测合规指南》(以下简称“两项指南”)。“两项指南”结合山西电梯安全管理实际,从资质审核、操作流程、应急处置、隐患界定等全链条作出详细规范,覆盖全省境内《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为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测单位提供了可落地、可操作的行为准则,也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供了明确依据,将全面提升全省电梯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全流程细化明确“硬标准”

  《电梯维护保养合规指南》从七大维度对电梯维保工作进行系统性、精细化规范,核心亮点在于明确多项“硬性指标”和“操作细则”。在维保单位资质准入方面,指南明确从业主体必须是电梯制造单位或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严禁无资质违规作业。维保单位要配备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接受定期安全教育培训且记录存档;具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工作场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确保权责清晰。
  维保单位的法定职责被细化为多项核心任务。应急处置方面,必须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设区的市维保人员抵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不超过1小时;每半年至少针对不同类别电梯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提升突发情况处置能力。计划制定与实施上,要按相关规范及电梯使用特点制定维保计划,现场发现问题要及时增加维保项目并修订方案,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维保实施采用“逐级递进、全面覆盖”模式,周期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四类,后一周期维保要包含前一周期全部项目及新增专属项目。指南明确各类电梯的维保方法及参考时长,实际作业时间不得低于规定标准。维保记录要全面覆盖电梯基本信息、使用单位情况、维保详情、部件更换记录等,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要监督并签字确认。无纸化维保记录数据不得篡改,要支持实时查询,所有维保记录归入安全技术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4年。此外,维保单位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自行检查,检查项目不低于规范要求,出具签字盖章的检查报告,并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开展定期检验。

全要素规范构建“标准化”检测体系

  《电梯自行检测合规指南》围绕八大方面作出全面规范,厘清检测主体、流程及责任边界。指南明确,自行检测可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展,或委托维保单位、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实施,受托检测机构要持有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
  检测单位要满足差异化要求: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自行检测的,要配备适配的人员与设备,建立质量考核制度,维保单位还要设置独立检测部门;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分支机构开展检测业务要满足合同主体合规、体系全覆盖、场地设备齐全、人员执业注册、不转包分包等六项要求。信息管理方面,相关单位要建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上传监管平台,确保信息真实、安全、可追溯,系统使用人员要授权管控。
  检测实施分为环境确认、项目执行、报告出具三大步骤。检测环境要符合电压、温湿度等标准,区域要封闭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检测项目以指南附件清单为基础,可根据电梯实际情况增加,新增项目要符合规范要求。检测报告格式要合规,内容真实完整,更正要遵循相应程序,报告要加盖公章并专人管理印章。

统一标准筑牢安全底线

  两项指南统一界定8类重大事故隐患,包括未取得许可生产、已报废仍使用;发生事故未消除隐患;监督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门锁安全回路短接;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自动扶梯紧急停止开关缺失或失效;扶手带外缘与障碍物距离不达标且未设防护挡板等。
  指南要求,维保单位发现电梯要改造、修理或更新时,要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发现一般隐患及时告知使用单位,重大隐患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并采取防范措施。检测单位发现隐患同样要及时告知使用单位,重大隐患第一时间上报监管部门,形成“发现—告知—报告—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