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8月15日

“小番茄大产业”成就返乡青年创业梦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马明清

  8月13日,记者来到灵丘县武灵镇武陵广场的 “晋福田喜柿”特产专卖店。该店店面不大,名气却不小,“晋福田”农产品一度成为当地特色产品。返乡青年王森的创业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立秋刚过,在灵丘县武灵镇西福田福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番茄大棚里,一株株青翠欲滴的番茄苗上挂满了小番茄。合作社负责人王森正在按照线上采购订单打包水果番茄,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千余斤的产量,订单也不愁……”王森说,“每个棚的产量在3000至4000斤,市场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全年收入预计能达到100多万元。”
  2019年,王森毅然辞去了国企工作,与妻子返乡创业。“有一次吃了水果番茄,就忘不掉那个味道,很惊喜,意识到种番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那以后,“转行做农民”这个想法就在王森心里生根发芽。但“做农民”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第一步选品就难倒了他。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为他联系番茄新品种。在农技专家们的指导下,筛选优质品种,王森选取了风味一号和夏日阳光两个适宜本地自然环境的优质品种。他承包了西福田村两栋大棚,种起了水果番茄。
  从来没有搞过种植的王森找到了燕家湾村的有多年有机种植经验的杨红参与技术管理。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力量有限,团中央驻灵扶贫工作队为了扶持像王森一样的返乡青年创业,主动联系解决大棚过冬棉帘的部分购置费用和农产品包装迭代升级的费用,还帮忙在《青年文摘》《中华儿女》等杂志上免费打广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亲自到他的大棚指导种植。县里安排他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的学习培训,开阔眼见、提升管理能力;市里组织他的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大力宣传推荐。“水果番茄不管在质量上还是产量上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王森说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果番茄种植已渐成气候,与他合作的农户扩大到3个乡镇的5个村,大棚30多个。“晋福田喜柿”水果番茄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精品水果,“晋福田喜柿”成为当地优质农产品金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