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6月30日

疫情防控之下的心理育人模式探新

  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心理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育人活动,应从领会政策要求、使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图谱,运用已有研究成果、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注重全员参与、掌握有效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推进。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图谱领会政策要求,设计育人活动
  
   作为心理学学科所在单位,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牵头举办心理文化节,首先深入学习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学习了10部委共同印发的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有关要求,将全省及学校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的有关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图谱是太原科技大学研发的一套思想政治工作图解和通过图形进行工作引导的工具,本次活动将当前全社会正在积极推进的心理健康与服务体系的搭建方式和具体要求用图形进行绘制,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当前对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等行业的社会需求,明确心理文化节在育人全局中的位置,在图形绘制中完成心理文化节活动的设计。
   在2020年开展的第九届心理文化节中,结合全社会普遍开设EAP及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对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工作中实际运行时所面临的知识问答、同辈辅导、特殊群体的心理慰藉、代际文化沟通与家风创建等方面共同发力,搭建了此次活动框架。同时还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事件,把握了当前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学科社会需求的发展要求,奠定了心理文化节活动的时代性,凸显了活动对学生的职前培养。
  
  运用已有研究成果和思政教育规律,聚焦重点人群
  
   注重分层分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开展中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人群的选择应考虑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与社会需求。今年,社会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六稳”“六保”,首要任务是“保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支持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何保持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需要提升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支持力度。因此,本次活动的对象得到确定,处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毕业生,长期在家上网课且与家庭沟通大量增加的大学生。面向这两个重点群体开展育人活动,需要根据研究结果开展活动设计。
   关于如何面向毕业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人近两年对毕业生开展了系统的调研,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职业规划”“就业压力”等方面现状的两篇论文都发表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上。研究发现,除了实际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也需要较多的心理慰藉。在心理活动中设计能够给毕业生带来慰藉的活动,就可以达到效果。最终,选择了学院领导、教师、低年级学生共同为毕业生录制祝福视频、写祝福词等形式,缓解了就业焦虑和求职压力,促进了毕业生以更好的心态走向职场。
   疫情发生以来,低年级宅在家中上网课、大学生与家人的沟通大量增加,代际冲突也日渐明显。为增加家庭关系的亲密度,提高家庭和谐,教师们关于 “代际心理距离”“依恋理论”与“亲密关系”的研究给出了答案。心理活动要着眼于改善家庭关系,化解代际心理冲突,需要使新一代深入了解上一代的生活。最终选择要求大学生与父辈耐心沟通交流,开展“老物件·旧时光”征文。通过学生撰写“老物件”系列文章,发挥“叙事治疗”效应,促进大学生对父辈的理解,促进家庭和谐和优良家风建设,营造团结奋斗的社会风尚。
   心理育人活动通过认真梳理大学生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基于科学研究,坚持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深度引导,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参与学生效果调研中得到了积极反馈。
  
  选择有效工作方法,提升活动实效性
  
   心理文化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组合,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将心理育人活动放在校园文明建设与安全稳定工作的大局去考量,教育机构中的社会心理特征决定了校园风气与整体社会心态,心态平和能有效减少校园暴力,减少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与应激危机事件。在集中开展的校园心理活动前,对可能造成不稳定因素的群体进行研判和应对,能够大幅降低校园高风险突发事件。
   注重活动的连续性,形成大学生对该活动心理预期和活动“粘性”。自2012年以来,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团委在每年“5·25”心理健康日前后,举办心理文化节及各类活动50余场次,活动覆盖全校大学生1万多人次,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广大学子对心理文化节形成了一定的预期。每年临近心理健康日,学生们都对活动有所期待,使学生形成认知预期,主动接受有关教育,提升了活动的实效性。
   注重专业教师、学生家长、各个年级、各种特征的大学生全员参与,将参与的学生既作为心理服务的对象,也作为心理服务的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问答参与过程中,注重专业教师的指导与专业学生的广泛参与,发挥高年级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优势,开展疫情期间心理问题调研,撰写问题解答,开展直播课堂进行问题解析。重视学生之间的同侪辅导,不同心理特征大学生的相互碰撞,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注重学生家长的心理抚慰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成长。
   通过把握思政教育规律,洞察大学生的情绪,全体动员并把握重点开展心理育人活动。通过专业引导、重点突破,全面采用心理学学科知识与调查研究方法,先明确问题再答疑释惑,心理文化节把心理健康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载体,实现了塑造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养健康向上积极人格,促进大学生就业,确保安全稳定等功能,是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形式的积极尝试,对助力高校建立心理服务体系,探索心理学行业新业态具有积极意义。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团委书记、讲师 李宇星